给力文学www.geilizw.com

让曹操清楚的知晓自己的政治抱负,是曹昂必须要做到的,在私下他们是父子,但在外面他们是君臣,是上下级,前一个君臣,即是在东汉特有政治体制下,紧密围绕两重君主制下,在谯县曹氏这一圈层中,曹操是主君,曹昂是继承者,但继承者在没有接任前,那也是臣属。

只是这个臣属是特殊的,是其他臣属都必须要尊重的,甚至必要时还要听从号令。

后一个是在汉室这一圈层下,曹操是丞相,曹昂是卫将军,他们效忠于汉天子,以汉臣的身份行使权力,确保汉室江山的安稳,但问题是汉室江山不安稳,所以就要让汉室江山安稳。

而在这样一种复杂境遇下,以曹操、曹昂为首的谯县曹氏势力,在逐步的征讨不臣,让乱世降临的地盘回归秩序。

曹昂的政治抱负,不止限于一个卫将军,因为想要为谯县曹氏增扩底蕴,为曹操分忧,这需要根据形势而变,继而得到对应职官的。

看上去这很绕,很复杂。

实际上很好理解。

即在这个正处回光返照境遇下的汉室框架,如何持续不断地增强谯县曹氏的能量,让一批批翘楚才俊,成为旧有制度下,人人都认可的谯县曹氏臣属,这也是为什么曹昂要返回许都的原因之一。

因为曹操要整合谯县曹氏的追随者队伍,而在这其中,有一定规模的追随者,是曹昂在地方期间,以谯县曹氏的名义招揽收服的。

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曹操要一视同仁的进行调整,不能说因为哪些是他招揽收服的,主动投效的,甚至还带有一定兵马及资源,就让他们所得到的,比自己嫡长子招揽收服的,甚至是主动投效自家嫡长子的高。

天底下没有这个道理。

如果曹操真要这样做,势必会使谯县曹氏内部分裂,这会带来什么危害,曹操再清楚不过了。

“子修想给为父分忧,还特意提到了军改。”

曹操撩了撩袍袖,意味深长的看向曹昂,“子修为何会有这种想法?”

来了!!

一听这话,曹昂就知关键的来了。

“回父亲,孩儿有此想法,还是在江东与孙伯符征战时,期间遇到的一些状况,才有此想法的。”

尽管有些事是人尽皆知的,但处在政治这一体系下,如何将好的观念阐述出来,找寻怎样合适的切入点,这些都是要考虑清楚的。

不能以直白的方式进行,这样就太显低级了。

涉及到军队的,无非就是几方面,精锐与杂牌,派系,小圈子,私人部曲,吃空饷……对于一方势力的上位者,尤其是处于乱世秩序下,但凡是有点野心的,都不允许这类现象在军中发生。

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每每当下了决心,做了一定准备,想要去做些什么时,内部的,外部的,都好似商量好一般出现状况,这也使想要做的事情不能实现。

特别是迎战强敌下,不仅打败了强敌,还夺取了部分地盘,接收了部分军事武装,从表面上来看这让所部势力变强了,但与之相对的却带来了更多隐患。

毫无意外,谯县曹氏就是这种状况。

只是跟其他诸侯势力不同,谯县曹氏一个是有曹操在执掌坐镇,一个是有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大义,才使得没有出现一些状况。

但现在没有出现,不代表以后不会出现。

尤其是在与所谓汉室主流所想背道相驰下,如果没有将这些隐患逐一解决的话,就必然会在后续出现麻烦。

“详细来讲一讲。”

曹操明显是来了兴致,伸手对曹昂说道。

“喏!”

曹昂作揖应道。

在曹操的注视下,曹昂将斟酌许久的话讲出,一切都紧密围绕富春孙氏所遇状况来作为介入点。

当提到凭功授兵时,曹操下意识联想的是己部保留部曲的现象,而在这其中的群体有很多,有曹氏、夏侯两族将校散财私募部曲,这类代表是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

有根据不同形势下,保持一定独立性的归顺、投诚武将,这类代表就更为广泛了,有张绣,张辽,徐晃这类将校,有张燕、臧霸这类将校,有张合、高览这类将校,更有很早追随自己的外姓武将,吕虔、李整、李通等将……

仅仅是联想到这些,曹操的内心深处就生出复杂情绪。

这也是让他最难办的地方。

一方面是要加强对军权的掌控,一方面却是在不同形势下,选择追随、投效、归顺、投诚自己的将校,关键他们还都在不同时期下立有功勋,但在另一方面,因为现有的秩序与格局,使得他们所得赏赐还有不同。

很割裂,很矛盾。

但是想要改革却又千头万绪,因为牵扯到的利益太大了。

这是一个不注意下,就可能导致谯县曹氏得内部,出现严重偏差,如果赶上形势有变,加之有别有用心之辈利用,就可能演变成内忧外患的双重危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在曹昂后续的讲述下,还提及了奉邑、复客等制,这都能让曹操联想到己部麾下存有的类似现状。

特别是提及这些所谓制度时,为何存在,存在中所生矛盾与威海,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隐患,曹昂仅站在自己的角度,将它们给一一阐述清楚,这让曹操的情绪有了起伏。

麒麟儿啊!!

真真是曹氏的麒麟儿啊!!

曹操看待曹昂的眼神,已经不是简单的赞许和欣慰那样,而是带有志同道合的特殊感情在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随着曹操在丞相这个位置待的时日越久,那种内心的孤独就越深,因为真的是太如履薄冰了。

很多人都说他多疑,可又有谁看到他背负了多少?

这些背负,是让他输不起的。

因为有太多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他必须走稳每一步,容不得半点闪失。

“所以你想到了军改?”

曹操努力平稳心神,向前探了探身,对曹昂讲的时候,曹操伸手拿起酒勺,为自己盛了一觞酒。

此刻的酒,温的恰到好处。

“正是。”

曹昂点头应答,目光沉静如水,“孩儿这些年在外历练,直面过无数困境和挑战,也是这样,使孩儿深深明白一个道理。”

“不管是何种形式的斗争、博弈、对抗,对于想要取胜的一方来讲,必须要有绝对的底气才行。”

“军队就是这个底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