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www.geilizw.com

张玉良家族占会德丰总股本百分之十八,成为仅次于马登家族的第二大股东。

后面近十年的时间里,两座大厦为会德丰贡献了约百分之十五的经常性收入,可以说是一头持续产出的现金奶牛。

但马登家族第二代家主约翰?马登,一直秉承“航运优先”的经营思路,整个70年代持续投入巨资扩张船队。

鬼佬估计是老了,脑子有点轴。即便海运的风向明显不好,包船王一门心思想上岸时,依旧不停的往航运里砸钱。

眼下船队总吨位已经接近1200万吨,从79年下半年开始亏损持续走高,年底集团负债率达到百分之三十五。

即便这样,还咬牙硬挺。

这种航运优先,其它皆为附属的经营策略,导致集团旗下物业不被重视,价值被严重低估……也有对港岛前景感到不安的因素。

另外,因为船队的持续亏损,集团对资金的需求量非常大。物业一年贡献的那点租金,根本不解渴。

一方面低估物业资产,一方面又渴求资金……让二股东张玉良看到了机会。

主要是张氏家族内部出了问题。

没什么新鲜的,无非兄弟间哪个多占,哪个吃亏那点事。再用不了太久,就得法庭上见。

这让张玉良生出了抛开家族,往自己兜里划拉钱的想法。

如果不出意外,姓张的跟老黄瓜勾连到一起。

俩人悄没声的成立了一家名为Excel Investment(卓见投资)的离岸公司,各占百分之五十股份。

凑了五亿港币,又贷了五个亿,以十亿港币的价格,从会德丰手里买下了“联邦”和“国际”两栋甲级商厦。

眼下香港地产市场正处于泡沫期,中环商厦价格年均涨幅超百分之三十。而俩人买下两栋商厦的价格,低于市场价超过百分之三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结果就是,几个月后转手以22.35亿港币的价格给卖了。

还上贷款和利息,再除去交易税,毛力气没费,一人净赚三个亿。

正是有了这笔外财,才有了老黄瓜后面收购港灯的操作。

俩人快进快出套现的手段,还引发了一场关于破坏商业伦理,将长期资产视为投机筹码的口水仗……

另一边,约翰?马登知情后,气的好悬喷出一口老血。

更让老鬼郁闷的是,短期现金流并不能改变航运愈发不景气的大环境。集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负债率很快冲破百分之四十。

一众大股东丧失信心,纷纷减持套现,引发小股东发起集体诉讼,指控董事会“损害长期利益”。马登家族被迫承诺“未来五年不减持”以平息风波。

正是因为这个承诺,才有了85年马登家族私下将百分之十三点五的股权,转让给星加坡富商邱德拔,张玉良认为被背叛,遂将百分之三十四的股权转让给包船王。

一番龙争虎斗也好,菜鸡互啄也罢,包家最终花费25亿港币入主会德丰……

当然,那些都是“不出意外”的故事。

眼下老黄瓜莫名其妙的被敲了一脑门包,“华商之光”的光环没背几天呢,就落入了人人喊打,产业濒临崩盘的境地。

和黄三家后续如何,外界知之甚少。在张玉良看来,老黄瓜已经猴子它爹了,找到包船王寻求合作。

而包船王,将曲某人视为“风向标”,拉着他一起做这单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