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www.geilizw.com

随着杨少峰的话音落下,朱标便忍不住撇了撇嘴,说道:“筑城,开矿,放牧,办学,加以轻徭薄赋,如此还不算安民?”

换个角度来看,这都不是安民不安民的问题了。

说白了,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为什么不断南侵?

不是因为草原上的牧民天生就侵略成性,不南侵就浑身难受,而是因为草原确实不适合耕种,无论是冬天的雪灾,春秋的沙尘,常常自己变换位置的水草,都注定了草原上很难生存。

像大汉嘲讽匈奴不孝,就是因为匈奴在冬天的时候,往往会把没有生存能力的老人赶出部落。

站在草原的角度而言,不南下劫掠,往往就意味着等死。

如果大明干掉胡元,跑到草原上筑城,开矿,办学,且允许牧民们继续放牧,再加上轻徭薄赋的待遇,这他喵的哪儿是安民啊,这根本就是在给草原送温暖!

至于草原上的部落头人,那颜贵族,大汗小汗?

在大明军队的屠刀面前,他们和普通的牧民并没有什么两样。

朱标有足够的自信,只要草原上的牧民都安定下来,这些人也翻不出什么浪花、

然而杨少峰却呵的笑了一声,望着朱标问道:“敢问殿下,宁死不肯出仕为明臣,宁死不食明粟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就连中原士绅都有人想着中兴胡元,草原上难道就没有人心向胡元?”

胡元是早晚都要凉透的,哪怕有“天下奇男子”王保保勉力支撑,也无法挽回胡元的败局。

但是在胡元彻底凉透之前,终究还是有人会心向胡元。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朱三太子。

自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前前后后一共冒出来八十多个朱三太子。

虽说这里面确实有建夷不当人的原因,而且这些真真假假的朱三太子也很快被平复,但总归是让麻子一家感觉头疼的。

同样的道理,当大明彻底干掉胡元之后,鬼知道会不会冒出来一大堆爱猷识里达腊的三太子?

毕竟汉人士绅当中就是有很多人都心心念念地惦记着要中兴大元。

而另一个着名的反面例子,则是相当出名的招核贤孙源溥仪。

虽然在这货噶了许多年以后,网上不知道从哪儿就冒出来一大堆的孝子贤孙,跪得那叫一个整齐,哭坟那叫一个情真意切。

但是在这货噶掉之前,尤其是在抚顺改造的时候,那段时间可真没看到有哪个孝子贤孙去劫狱尽忠。

后来甚至衍伸出“源溥仪的实控地盘甚至不包括其皇后婉容的肚子”这样一个笑话。

源溥仪存在的意义如此,买的里八剌存在的意义同样如此。

老登册封买的里八剌为崇礼侯,其用意就是告诉草原上的牧民以及中原的士绅们,“瞧,爱猷识里达腊的儿子就在大明,你们别想打着他的旗号造反。”

杨少峰笑眯眯地说道:“有崇礼侯在,草原上的牧民会直接分成两批人。”

“一批是愿意跟着崇礼侯混的,另一批就是愿意跟着王保保混的。”

“等彻底干掉了王保保,那些愿意跟着他混的,无论再怎么不情愿,都没办法打着刘定北的旗号造反。”

就跟方国珍活着的时候,从来没有人打出方国珍旧部的旗号造反一样。

朱标斜眼看着杨少峰,问道:“那不还是让他做漠北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