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诸朝动态,一国之强非在于庙堂之上,而在于天下之民 (1 / 2)
给力文学www.geilizw.com
汉-元狩五年。
自大汉一战覆灭北方匈奴之后,短短时日内,原本保持观望态度的西域诸国,其态度前倨而后恭。
从河西走廊出发的张骞,带着三百使节,浩浩荡荡直奔西域,所行所至,畅通无阻。
未央宫内。
刚刚收到张骞书信的刘彻,脸上神情,精彩至极。
“哼,这些西域小国,此番态度倒是变换之快,倒让朕,不知该如何下手了!”
灭掉匈奴之后,刘彻的眼光便已经盯上了西域诸国。
什么大汉西域都护府,那不够,他要改西域为大汉郡县。
只是此行张骞书信来言,包括大宛、康居等西域小国在内,就连现如今正处于内乱的乌孙,在汉使抵达之后,都言说要俯首称臣。
内乱都不打了,张骞这家伙刚过去,乌孙的几方势力便都跟着跪了!
看来,一战覆灭匈奴的威慑力,还是太过明显了。
不行,得找找办法,使节不是去了三百人吗?
不够!
“庄卿,拟制传召,朕欲组建新的西域使团,朕要聪明的,愿为我大汉开疆拓土而不畏死者,告诉他们,凡所有愿出使之使节,大汉会封荫其家族子嗣……”
未央宫正殿之内,听着刘彻突然下达如此诏令,在场一众大汉百官皆是嘴角抽搐。
如此阳谋,陛下一统西域之心,竟如此强烈吗?
也对,自匈奴覆灭后,卫青已经带着五万汉军在河西走廊虎视眈眈了,此番张骞出使,就是为了一统西域去的。
现如今军中那一个个将军,可都指望着灭国建功呢!
大汉帝国的意志,没有人能改变!
时空通道出现的时候,未央宫的朝会刚刚结束,庄青翟领着尚书台准备拟制发诏,刘彻则是领着霍去病跨过了时空通道。
——
汉,光和七年。
中山城。
在刘备亲自带着手下农户们开垦良田之后,此番春种亦是极为顺利。
春种结束之后,其第一时间便带着关、张二人,连带着刚刚投效而来的赵云,直奔洛阳。
“我说子龙,不是都跟你说了诸朝时空的事吗,你小子怎么还如此拘谨!”
前往洛阳的官道上,张飞策马与赵云比肩,边上的刘备无奈的轻笑了笑。
“益德,子龙初来乍到,想来还未适应!”
前番刘备抵达冀州的时候,便派人前往常山打听过赵云的消息,只可惜当时后者并未在家。
没曾想,短短不到一月,正巧赶上赵云归家。
后者听闻刘备派人寻过自己,老实的赵云第一时间便主动寻了过来。
如此,随着赵云的现身,刘、关、张三人不可谓不兴奋。
“洛阳到了!”
随着远处的洛阳城逐渐显现,官道上的刘备不由的又将速度往上提了提。
一同而行的赵云抬头朝着帝都洛阳看了看。
直至此刻,其心神依旧有些恍惚。
他还记得。
自己是因为太平道肆虐,担忧家乡情况,因此而回返家乡的。
然而,没想到的是,回家后的第一时间,兄长便告知他,有中山王派遣的人前来寻他。
听闻是中山王相寻,又闻听那位中山王从冀州开始,一路赈灾抚民,其身后流民队伍,约有万众。
赵云不知中山王是有何事寻自己,故而一路寻至中山。
然而初见刘备的画面,就像是烙印在他心底一般。
那双灼灼发烫的目光,他至今也忘不了。
十七岁的赵云,哪经过如此阵仗,被一个大汉中山王亲手拉着,晕晕乎乎便加入了对方的麾下。
之后时日,三人更是待他如兄弟一般,便是此行回返洛阳复命,刘备除了带着关张二人,便是连他也一同带着了。
“子龙?”
“可是第一次被帝都洛阳的宏伟震惊到了?”
抵达洛阳城门,下马通行之时,张飞如往常一样揽住赵云,其额间眉飞色舞,张嘴便热情开口朝着对方言说洛阳的风貌。
后者回神,少年的面上依旧显得有些拘谨,只是这些时日下来,他多少也了解到了张飞的这般性情。
直爽、豪迈,对其认定的自己人,充斥着善意。
他赵云能得到三人如此看重,心中也带着几分感激。
一行四人进入洛阳之后,知晓刘备抵达洛阳的刘宏,第一时间便召见了四人。
就这般,赵云便在进入帝都洛阳没多久,很快便又跟着几人前往南宫之内,面见当朝天子。
踏入南宫之后,赵云感觉自己脚步似乎都变得有些虚浮了。
一路恍恍惚惚,直至他看到那道身穿冕服的天子身影,亲自站在嘉德殿前等着他们。
“玄德吾弟!”
嘉德殿前的石阶之上,随着刘宏的声音传来,闻听声音的刘备忙不迭领着身后三人快步拾阶而上。
“臣弟,见过陛下!”
于石阶之上,刘备躬身行礼,身后关、张、赵,三人亦是。
刘宏上前一把把住刘备的双臂,紧跟着招呼着关、张、赵三人起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行赈灾抚民之事,吾弟做得不错!”
“现今,各诸郡县内太平道,已然逐渐平定,如此,大汉中兴之日,不远矣……”
刘宏拉着刘备一边往嘉德殿前行,一边张嘴朝着对方夸赞。
俩人身后,关、张、赵,三人亦步亦趋。
是日。
刘宏于嘉德殿设私宴。
“陛下,备,此行一路所见,见我大汉百姓,民生疾苦,买卖良田,兜儿售女者,比比皆是!”
私宴之上,刘宏正招呼着刘备举杯,后者顿了顿放下酒杯,躬身又对方施了一礼。
“陛下,我大汉不该如此!”
“臣弟曾于后世听闻,一国之强非在于庙堂之上,在于天下之民,民强则国恒强,民富则国恒富。
文景二祖之时。
我大汉于民生息,是故臣民以强,如此至世宗时期,大汉方可举全国之力,北击匈奴,彰显我大汉之国威!
自此,我大汉如日中升,日益强盛。
至我大汉孝宣帝,内有轻徭薄赋,抑制兼并,整顿盐商,设常平仓稳定粮价;
外有平定西羌,设西域都护府,匈奴归附称臣,边城晏闭,三世无犬吠之警;
彼时,我大汉吏治清明,民安其业,儒法并施,四夷宾服,牛马布野,粟至十余钱!”
刘备一连串的话开口,边上的刘宏跟着便也将酒杯放在了案几之上。
其所说种种,身为现如今大汉天子的他,又何尝不知?
身为刘氏之人,谁不想光复自家祖宗的荣光。
他刘宏初入洛阳之时,心中亦有豪气风发。
只是,只有真正坐在这个位置上,他才能清晰的感受到现如今的大汉到底是何等样貌。
他为何要兜售官爵,还不是因为国库的钱粮已经耗费一空。
他空有雄心壮志,却难有施展手段,那些世家大族现如今把控着大汉的方方面面,纵横交错,让他难以伸手施展。
便是此番刘备赈灾抚民,耗费的也是他这些年聚敛起来的财富。
“吾弟,朕亦有心改革,然这大汉天下,朕虽高居庙堂之上,但那庙堂之内,朕却也能看到那蛛网遍布,纵横交错!”
“一着不慎,恐我社稷崩塌!”
刘宏叹息,面前的刘备抬起头,眸中眼光坚定。
“皇兄之难,备亦是知晓,然此番景况已不同,现今诸朝时空激活,皇兄,我们身后还站着太祖、世宗,是时候放手施为了!”
“皇兄此前设立的鸿门新学还不够,唯有我大汉广设学堂,开科举,使天下百姓、寒门皆可读书,报效朝堂,方能使我大汉焕然一新!”
刘备开口,言说当重用百家,各行并举。
“吾弟所言甚好!”
嘉德殿内,刘备意气风发,言说愿做大汉改革之先锋,为刘宏做马前之卒。
兄弟俩商讨着改革大汉的种种策略,随同赴宴的关、张、赵,三人眼神也愈发明亮。
此番私宴,刘宏喝的极为痛快,是夜,其拉着刘备夙夜长谈。
至第二日,两人兴致高昂,天光刚亮便直奔德阳殿,正欲为新法措施做一番规划。
突然间,德阳殿内,传送光门,缓缓显现。
——
汉,建兴十三年。
蜀中。
从汉军北伐大胜,重据陇右,收复长安以来,魏军无时无刻不想着将长安夺回去。
在曹叡大怒罢免司马懿后,魏军从洛阳和潼关频频调动主力,意图重新切断汉军与陇右之间的联系。
此前长期经营陇右的郭淮,更是联合凉州驻军发起反扑。
同一时间,魏军也暂缓和吴国之间的攻势,其大举调动淮南、荆州兵力,对抗汉军。
只是,此般反应,皆已在坐镇长安的韩信预料之中。
数次交战,魏军未有任何进展,甚至于彻底丢失关中之地,无奈之下,曹叡只能放弃关中,收缩防线。
蜀中,汉宫,德阳殿。
刘禅高居丹樨主位,殿内朝会亦如往日一般,由丞相诸葛亮亲自主持。
彼时的殿内,群臣议论之声回荡于大殿。
直至朝会结束,群臣散去。
大殿之内,独余刘禅和诸葛亮俩人。
眼见着相父似是要起身,丹樨之上的刘禅急忙忙从玉阶下来,伸手搀扶对方。
“陛下,臣如今的身躯,已然恢复许多,你不必如此担忧!”
“相父说的哪里话,相父乃我国之柱石,禅纵使再小心也不为过!”
刘禅搀扶住诸葛亮,两人目视群臣离去,刘禅这才开口。
“相父,近些时日,吴与魏,果真有联合之兆啊!”
魏军从淮南、荆州大举调兵,如此情形,吴国竟一点北伐之心也未有。
前些时日,更是有魏使前往吴国,如此情形,两国联盟之兆越发明显。
“没错,我观孙吴,似有全据长江之意,想来其已经放弃北伐,专注防御了!”
虽是这般言说,但此时的诸葛亮和刘禅脸上全无担心之色。
“也不知阿父那边如何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想来是被事情耽误了,若亮所猜没错,恐是因太平道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