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www.geilizw.com

电影上映半个月的时间,《星际穿越》如同一场持续发酵的宇宙风暴,在全球电影市场掀起的热潮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

三十亿美元的票房数字在国际文化中心的官网上定格。

北美市场的票房曲线依旧坚挺,虽然相比首映周的爆发式增长有所回落,但跌幅始终控制在 15%以内,远低于行业平均 30%的水平。

纽约 AMC影院的经理在接受采访时展示了排片表:“我们把黄金时段的 70%排片都给了《星际穿越》,IMAX厅更是从早上八点排到凌晨,依然场场爆满。”

欧洲市场同样热度不减。

伦敦的科幻迷组织甚至发起了“黑洞徒步挑战”,参与者穿着印有电影 LOGO的卫衣,沿着泰晤士河徒步,终点是格林尼治天文台,以此致敬影片里的科学精神。

国内市场更是后劲十足,二三线城市的票房占比从最初的 20%上升到 35%,证明影片的影响力正在向更广阔的地域扩散。

一家县城影院里,经理老张在票房系统前笑得合不拢嘴:“以前县城观众更爱看喜剧和动作片,觉得科幻片太烧脑。没想到《星际穿越》能这么火,早上场的票都能卖光。好多老人拄着拐杖带着孙子来看,散场时还跟孩子说‘要好好学习,以后咱们国家也能造出这样的飞船’。”

影院的走廊里,贴满了观众的手写留言,“华国科幻加油”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最真挚的自豪。

与《星际穿越》的风光无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红色星球》的彻底溃败。

......

在洛杉矶比弗利山庄的豪华办公室里,科林导演像一头困在笼子里的野兽,疯狂地发泄着自己的怒火。

他把桌上的青铜奖杯扫到地上,奖杯底座与大理石地面碰撞发出刺耳的脆响,摔成了三瓣。

这是他十年前凭处女作拿的新人导演奖。

文件散落一地,其中一份是投资方发来的律师函,红色的印章像一道血痕;笔记本电脑被掀翻在地毯上,屏幕裂成蛛网,还在闪着《红色星球》的票房数据。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会输得这么惨?!”科林的声音嘶哑而尖利,声带像被砂纸磨过,充满了不甘和绝望。

他抓起桌上的水晶镇纸,狠狠砸向墙壁,镇纸弹回来擦过他的额头,留下一道血痕,他却浑然不觉。

“我们有工业光魔做的特效!有奥斯卡影帝加持!预算是《星际穿越》的两倍!凭什么输给一个华国导演拍的破电影?!”

他冲到落地窗前,双手死死扒着窗框,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窗外就是好莱坞的标志,白色的字母在阳光下刺眼得很。

半个月以来,他一直没有放弃。

试图靠着疯狂的宣传来力挽狂澜。

他上遍了所有的脱口秀节目票房数据像一把把淬毒的尖刀,刺向他的心脏。

《红色星球》的全球票房最终停留在了一亿五千万美元,连《星际穿越》的零头都不到,而且其中有八千万是靠前期宣传骗来的首日票房。

北美影院已经全部下映,欧洲市场的排片率降到 0.3%,投资方的股价跌了 15%,董事会已经放出话来要让他承担全部损失。

他的手机里,经纪人的短信赫然写着“所有项目都暂停合作”。

“谭越!你这个混蛋!”科林突然对着空气大喊,声音里充满了怨毒,唾沫星子溅在昂贵的落地窗上。

......

办公室门外,秘书艾米站在那里,手里端着的咖啡已经凉透了。

她听着里面科林歇斯底里的喊叫,忍不住在心里冷笑,指尖无意识地抠着咖啡杯的把手,把纸套抠出了一个洞。

她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五年,从科林拍《火星救援》时就跟着他,见证了他从意气风发到如今的歇斯底里。

那时他还会蹲在片场和场务一起吃三明治,现在却连助理递错咖啡都要大发雷霆。

谁都能看出谭越的实力,用一部部电影证明了自己的才华,他的作品全球票房加起来超过百亿美元。

艾米上周整理资料时,看到过一份内部文件,好莱坞五大影业的排片表上,只要有谭越的电影上映,其他大片都会自动避开至少一个月。

一个电影公司的发行总监在邮件里说得直白:“跟谭越撞档?那是自杀行为。”

只有科林,偏偏要上赶着碰瓷。

发布会上,他对着镜头狂妄地说要“让谭越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科幻电影”,还说“华国人拍不出硬核科幻,只会讲些家长里短”。

当时艾米就在台下,看到记者们交换着尴尬的眼神。

现在好了,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电影惨败,自己的名声也彻底臭了。已经把他列为“年度最失败导演”,网友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票房黑洞”。

艾米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办公室门口。

走廊里的时钟指向五点,夕阳的金光透过玻璃幕墙照进来,在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璀璨娱乐公司的总裁办公室里,谭越正坐在沙发上,仔细查看吴工递过来的有关《星际穿越》在国内外的最新数据。

数据报表厚厚的一叠,用彩色文件夹分类整理。

蓝色是北美市场,红色是欧洲,黄色是国内,绿色是其他地区。

每个文件夹里都详细记录了影片在各个地区的票房、排片率、观众评价、社交媒体讨论量等信息,图表旁边还用荧光笔标注了关键数据。

谭越的手指轻轻划过报表上的数字,指尖在“三十亿”那个位置停顿了一下,嘴角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个成绩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期。

这不仅仅是一个商业上的成功,更是对他和整个团队努力的最好回报。

他想起特效组为了黑洞镜头熬秃了头的组长,想起邓高飞在零下二十度的沙漠里穿着单衣拍戏的样子,想起录音师为了录好风声跑遍了七个沙漠……

这些数字里,藏着太多人的心血。

吴工眼里闪着兴奋的光:“国内的社交媒体讨论量虽然相比巅峰时期有所下降,但依然占据着各大平台的热搜榜,相关话题的阅读量累计已经超过了 200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