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7章 资源分配 (2 / 2)
给力文学www.geilizw.com
识别准确率确实有所提升,但还远远不够。
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继续找问题、想办法。”
岑知夏的声音略显沙哑,但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团队成员们纷纷点头。
尽管身体已极度疲惫,但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一位年轻的技术人员指着数据说道:“岑处长,我们尝试调整了特征提取的参数。
增加了对一些关键细节的捕捉。
可复杂场景下干扰因素太多。
算法还是会出现误判。”
岑知夏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看来仅靠调整参数还不够。
我们要从算法的底层逻辑入手。
重新构建部分模型,增强其对复杂场景的自适应能力。
时间紧迫,大家加把劲!”
就在团队成员们准备重新投入工作时。
岑知夏的手机突然响起。
是赵长天打来的电话。
“知夏,智能化项目进展如何?”
赵长天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着一股无形的压力。
岑知夏连忙将算法优化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困难详细汇报给赵长天。
电话那头短暂沉默后,赵长天果断说道:“知夏,智能化服务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这个项目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你需要什么资源,尽管提,公司全力支持。
但我要的是结果,必须尽快解决算法问题,不能再拖延。”
岑知夏心中一暖,同时也感受到了巨大的责任。
坚定地回答:“赵总,您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目前我们计划重新构建部分算法模型。
只是这需要一些时间和更强大的算力支持。”
“没问题,算力方面我会让技术支持部门全力配合。
给你们开放最高权限。
但时间不等人。
我给你们三天时间。
必须拿出一个能达到预期目标的优化方案。”
赵长天不容置疑地说道。
挂了电话,岑知夏转身对团队成员们说:“赵总给了我们最大的支持和信任,我们不能辜负他。
接下来三天,大家齐心协力,攻克这个难关!”
团队成员们齐声回应,疲惫的面容上重新焕发出斗志。
与此同时,与第三方设备厂商的谈判再次陷入僵局。
周雨薇来到信息处,面色凝重地看向岑知夏:“岑处长,厂商那边坚决拒绝共同研发新接口标准的方案。
他们认为成本过高且风险无法预估。”
岑知夏眉头紧锁,说道:“这可怎么办?
接口标准不解决,即使算法优化成功,设备对接也会出问题。
整个项目进度还是要受影响。”
两人正一筹莫展时,赵长天来到了信息处。
他一脸严肃,目光扫过众人,说道:“我刚听说了谈判的情况。
厂商不愿意合作,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雨薇,你再去和厂商谈一次。
明确告诉他们,我们坚持采用通用接口标准的决心不会改变。
如果他们继续固执己见,我们不排除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同时,向他们展示我们算法优化的成果。
让他们知道与我们合作的价值。”
周雨薇犹豫了一下,说道:“赵总,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可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而且目前与这家厂商已经谈了这么久。
中途更换风险也不小。”
赵长天眼神坚定,果断地说:“我知道有风险。
但我们不能因为怕麻烦就妥协。
如果他们不能配合我们的发展战略,那我们就另寻出路。
你去谈的时候,态度要强硬。
但也要注意策略。
给他们一天时间考虑。
如果明天这个时候还没有答复。
我们就启动寻找新合作伙伴的计划。”
周雨薇点头领命,立刻准备再次与厂商谈判的资料。
赵长天又看向岑知夏,说道:“知夏,算法优化工作不能受谈判影响。
按计划推进。
即使换了合作伙伴,我们的技术优势也不能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岑知夏坚定地回答:“是,赵总,我们一定加快进度。”
赵长天离开后,岑知夏和团队成员们深知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他们明白,在赵长天的要求下,项目没有退路。
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在绿色环保项目组。
宣传资料虽已基本完善。
但因前期进度滞后,宣传推广计划不得不推迟。
苏羽昕心急如焚,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她深知,环保项目的宣传时机至关重要。
错过最佳推广期,效果将大打折扣。
于是,她决定缩短宣传周期,加大宣传力度。
务必让项目按时推进。
然而,这一计划的实施需要额外的资源支持。
这无疑加剧了与其他项目的资源竞争。
苏羽昕拿着精心准备的资源申请报告。
来到赵长天的办公室。“长天,你看,绿色环保项目由于前期资料完善进度滞后。
宣传推广必须加快节奏。
我制定了一个新的计划。
虽然缩短了宣传周期,但通过加大线上线下的宣传力度。
依然能够达到甚至超越预期效果。
不过,这需要额外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苏羽昕一边说,一边将报告递给赵长天。
赵长天认真翻阅着报告,表情严肃。
苏羽昕继续说道:“长天,绿色环保项目对于——
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意义重大。
如果能顺利推进,将会为公司带来诸多潜在的合作机会和长期利益。”
赵长天放下报告,看着苏羽昕,说道:“羽昕,我理解你想推进项目的心情。
绿色环保项目的重要性我也清楚。
但你也知道,公司目前各个项目都在争分夺秒地推进
资源非常紧张。
你这个计划所需的资源不是小数目。
我不能轻易答应。”
苏羽昕焦急地说:“长天,我明白资源紧张。
可这个项目真的不能再等了。
一旦错过这个时机,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赵长天微微皱眉,思考片刻后说道:“这样吧,我给你三天时间。
你去和其他项目负责人沟通。
看看能不能协调出一部分资源。
如果实在协调不了,再来找我!
我会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从公司总资源中调配。
但你要记住,必须确保资源用在刀刃上。
项目要有明显的推进成果。”
苏羽昕心中一喜,连忙说道:“好的,长天,我这就去和他们沟通。
你放心,我一定会让项目取得好的成果。”
离开赵长天办公室后,苏羽昕立刻联系其他项目负责人。
然而沟通并不顺利。
各个项目都面临着自己的难题,对资源也是求之不得。
没有人愿意轻易让出资源。
与此同时,志愿者培训接近尾声。
但培训效果参差不齐的问题愈发凸显。
部分志愿者对环保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沟通技巧也有待提高。
项目组不得不增加强化培训课程。
这进一步增加了资源和时间成本。
苏羽昕找到李诗涵,希望她能帮忙想想办法。
“诗涵,志愿者培训出现了问题。
部分人表现不太理想。
增加强化课程又需要更多资源。
你能不能帮我在赵总面前说说情,看能不能特批一些资源?”
李诗涵面露难色,说道:“苏总,赵总对资源分配一向严格。
现在各个项目都在要资源,我也不好开口。
不过,我可以帮你想想其他办法。
或许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内部的互助学习活动。
让表现好的志愿者帮助那些掌握得慢的。
这样既能节省资源,又能加强志愿者之间的交流。”
苏羽昕听后,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办法,说道:“诗涵,还是你有办法。
那就麻烦你帮忙组织一下这个互助学习活动。
一定要尽快提高志愿者的整体水平。”
李诗涵点头答应,立刻着手准备互助学习活动的相关事宜。
苏羽昕深知,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
要想推进项目,必须想尽一切办法。
而赵长天的态度至关重要。
她必须努力达到赵长天的要求,才能为项目争取更多资源。
智慧养老服务项目这边,周海琼采用部分替代材料的决定引发了内部激烈的争议。
孟昭明找到周海琼,一脸严肃地说:“周总,我理解您想控制成本的想法。
但采用这些质量稍差的替代材料。
可能会严重影响服务质量和公司声誉。
养老服务面对的是老年人。
他们对服务品质和设施质量要求很高。
如果因为材料问题出现安全隐患或者服务体验不佳。
对公司的负面影响将是巨大的。”
周海琼无奈地说:“昭明,我也知道质量的重要性。
但目前项目资金有限,不采用替代材料,装修工程就得停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也很为难啊。”
孟昭明坚持道:“周总,我们不能因小失大。
或许我们可以重新评估项目预算。
寻找其他节约成本的途径,而不是在材料质量上妥协。”
两人各执一词,僵持不下。
就在这时,赵长天来到了养老项目组。
他看到气氛紧张,便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周海琼和孟昭明将事情的缘由详细告知赵长天。
赵长天听完后,面色凝重。
他思考片刻,然后强势地说道:“海琼,昭明说得有道理。
养老服务关乎公司的社会责任和品牌形象。
绝不能在质量上打折扣。
成本问题固然要解决,但不能以牺牲服务质量为代价。
你重新梳理项目预算。
从其他方面想办法节约开支。
材料必须选用质量可靠的产品。”
周海琼面露难色,说道:“赵总,其他方面能省的已经省了。
再节约开支可能会影响项目的正常推进。”
赵长天眼神坚定,不容置疑地说:“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必须确保材料质量。
如果实在有困难,三天内给我一份详细的预算调整方案和资源需求报告。
我会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给予额外支持。
但记住,质量是底线,谁都不能碰。”
周海琼无奈地点点头,说道:“好的,赵总,我马上安排。”
赵长天又看向孟昭明,说道:“昭明,你也要积极配合周海琼。
大家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争论。
我们的目标是把养老项目做好,为公司赢得口碑和市场。”
孟昭明点头称是。
赵长天离开后,周海琼和孟昭明深知责任重大。
开始重新审视项目预算和资源分配。
试图找到一个既能保证质量又能控制成本的解决方案。
人员招聘方面,筛选出的合适人选仍无法满足项目需求。
新一批应聘者中部分人缺乏实践经验,需要更多培训投入。
这使得养老项目在人员方面的压力持续增大。
与其他项目在人才竞争上也愈发激烈。
林雅琴找到赵长天。
汇报养老项目人员招聘的困境:“赵总,智慧养老服务项目的人员招聘遇到了很大困难。
符合要求的专业人才数量不足。
新招来的人又缺乏实践经验。
其他项目也在招人,我们很难抢到合适的人才。
您看能不能出台一些特殊政策,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养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