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www.geilizw.com

“其他两个方案等会再说。

荒野求生的方案,经过多次研究后发现,或许比起常规的综艺节目有一些特殊要求。

我们需要采购直升飞机,大量的户外装备。

以及还需要与当地的政府机构与国家公园的管理处进行申请和协商。

因为我们是商业行为,所以大概率会对当地的地貌、生态或多或少有一些破坏。

所以可能需要价值不菲的赞助费或者场地租赁费用。”

原本徐谨言以为荒野求生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没想到莫瑞却提到了更尖锐的问题。

“直升飞机好办。

你直接采购就行,以后SNN也会朝着综合性电视台发展。

直升飞机、直播车、设备什么的,随着总部大楼的入驻,都需要购买。

包括人员扩张,节目增加,都是计划中的事情。

至于赞助费或者租赁费用。。。

你的意思是恐怕未必能轻易谈下来是吧?”

徐谨言闻弦而知雅意。

众所周知,米国的环保组织影响力很大。

但不少人认为那是新世纪之后的事情了。

其实不然,早在60年代,早就脱离了吃饱肚子阶段的米国人,就已经开始关注环保问题了。

到了70年代,可谓是环保组织发展的黄金期甚至全盛时期。

从60到70年间,米国的性环保组织人数从12.3万人增加到82万人。

80年代中期以后,环保组织继续迅猛发展。

如全国奥杜邦协会、环境保卫基金会等组织,83年会员人数是175.2万人,到了80年代末,迅速膨胀到了700多万人。

70年代,环保组织通过游说等方式推动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立法的出台,如洁净空气法修正案、濒危物种法、北美湿地保护法等。

1970年环保署的成立也与环保组织的推动密切相关。

在80年代,里根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不得不推行反环保政策。

致使环保组织则积极行动,奥杜邦协会、全国野生动物联盟等猛烈抨击联邦政府倒退的环境政策,直到迫使支持反环保势力的内政部部长瓦特辞职。

当然,后来大家才明白过来,原来有不少环保组织并不是真的保护环境,而是一门生意。

“是这样的。

所以我这里还有一份备用方案。

可以选择加麻大或者南美的一些国家。”

莫瑞点点头。

然后递过来一份文件,上面是关于环保的分析。

“你自己做决定好了。

我个人的意见是优先选择米国本土。

若是这几个国家公园不行,就换成容易的阿拉斯加和加麻大。

如果实在谈不下来,在考虑其他国家吧。

其实不必局限于亚马逊,撒哈拉沙漠、冰岛火山、哥斯达黎加雨林、安第斯山脉也都可以。”

徐谨言大致翻阅了一下,就是他猜测的那样。

米国的有些环保组织,为了赚钱和某些政治诉求,说你破坏环保就是破坏环保。

哪怕你说破了嘴皮子,也是破坏环保。

可只要你有相应的关系或者钱给到位。

就算你真破坏了,人家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没看到。

这种烂事,在米国都是日常了。

徐谨言也并不以为意,这种事情,总不能还让自己出面吧?

不然,让你莫瑞做这个SNN的总裁的意义何在?

“嗯。。。

我的意思是,如果真遇到某些事情。

老板你是不是可以动用一下影响力?”

莫瑞却没有get到徐谨言的意思。

反而以为徐谨言没明白他的意思,更直白的解释了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