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www.geilizw.com

理事会一共九人。

会长是王管事,主事人是林向安。

另外五位兼任组长,分别是段昊初、张书淮、王诚、赵有光、周永。

再加上陈启泰,以及年长的老举人吴珂。

他们临时占用了会馆的一间书房,外头由林远、王和信守着,严禁旁人打扰。

林向安落座主位,没有寒暄,直接开口:

“诸位,同济会既立,空言无补。

粮秣已点清,家底你们都知道。

一百零二张嘴,不过一个月的量。

今日请诸位来,只为一件事:

如何‘开源’,让大家下个月还能有饭吃。

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他并未重复之前在众人面前说过的话。

眼下时间紧迫,比起读书人惯常的虚礼,更需要高效。

说完,他刻意停顿。

果然,书房里一时寂然。

王管事眼神闪烁,生怕被点到。

段昊初等人按兵不动,打算先看局势再说。

片刻后,老举人吴珂悠悠睁眼,叹息一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老夫惭愧,除了几卷旧书,身无长物。”

更像是感慨,而非建言。

有人开了口,陈启泰随即咳嗽一声,挺直身子:

“林兄所言极是!我等岂能坐困愁城?

当此之时,正应联名上书监国殿下,

陈明京城士子之困,请朝廷开仓放粮,

赈济我等读书人!此乃正途,亦显我辈气节!”

这是做什么白日梦呢?

真想打开这人脑子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

眼下皇长孙能不能稳住皇位都难说,怎会顾及这些书生的生死?

林向安手指点了点桌子,段昊初看了一眼,便明白是要人配合,很快做出反应。

便嗤笑一声:“朝廷若有暇管,外面为何会乱起来?”

不过在段昊初开口后,林向安立马抬手,像是要止住可能起的争执。

随后他望向陈启泰:

“陈兄心怀朝廷,不忘正道,林某佩服。此法确值得一试。”

他先肯定一句,随即话锋一转:

“然则,奏疏须由通政司转递,

如今宫门森严,能否送达殿下?

就算送到,殿下如今日理万机,何时能批复?

我等之粮,能否撑到批复之日?

此皆未知之数。

我等更该做‘雪中送炭’的实事,

不能光寄望‘远水解近渴’。

陈兄以为然否?”

言语滴水不漏,把“上书”这条路说得既不失颜面,又显无用。

陈启泰想到了请愿书的结果,涨红了脸,想辩又无从下口,只能闷哼:

“那依林兄之见,莫非真要沿街乞讨不成?”

这时,一个略显迟疑的声音响起,是周永:

“我等都是读书人,能读能写。若能借此换些钱粮,也算是一条路……”

林向安立刻接过话头:

“正是如此!读书人不只会两句诗文。

抄书、代笔、书画,京城中困守的富户官宦,总有需求。

便是把诗词文章明码标价,此刻也顾不得了。”

话音刚落,陈启泰“哈”地一声冷笑,刺耳至极:

“林兄好算计!将我辈斯文,当街市贱业叫卖?

祖宗颜面,士林风骨,尽可抛了不成?”

王诚再也忍不住,直接呛声:

“陈先生风骨高亮,想必能餐风饮露。只是饿得手软脚颤,还能拉弓御贼吗?”

陈启泰面色涨红:“匹夫之见!吾辈读圣贤书,岂是为这——”

老举人周永却看的通透,眼下若还不变通,就只能等死了,淡淡插话:

“陈兄,圣贤书也要活人来读。饿死了,就只是一堆白骨,又谈什么风骨?”

林向安抬手止住争辩,目光沉沉地落在陈启泰身上:

“陈兄,我只问你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