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www.geilizw.com

虽说自当今天子登基以来,曾经名存实亡的锦衣卫和东厂逐渐有了起死回生的迹象,但这也不意味着他们能够在没有天子的旨意情况下,直接将一位代天巡狩的封疆大吏请来问话。

更何况,据他近些时日掌握的情报,在他出京的这段时间里,紫禁城中的天子似乎流露出有意将湖广巡抚董汉儒召回京师辅政,入阁拜相的意思...

一旦入了内阁,那便是真真正正的位极人臣。

"说说其他的,当年那桩案子,究竟是不是诬告.."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心情有所缓和的老太监曹化淳坐回之前的位置,浑浊的眸子中泛起一丝好奇和不解。

从大明朝第一次出现宗室"冒封"的情况开始,朝廷中枢便对此采取了前所未有的严厉措施,与平日里厚待宗室的行为作风截然不同。

以成化元年薨逝的汉阴王朱徵鍉举例,他在去世的十四年之后,朝廷接到举报,说是他生前留下的"遗腹子"朱偕汪乃是冒充,并非太祖高皇帝的血脉。

经过朝廷的一番审查之后,确认这举报为真,于是朝廷下令将彼时已经承袭汉阴王位的朱偕汪斩首,并剥夺了朱徵鍉的王位,罢黜汉阴封国。

不仅如此,帮助朱徵鍉完成"狸猫换太子"的韩王也遭到罚俸的惩罚,就连朱徵鍉的生母,以及正妻也受到株连,下至白绫赐死,为朝廷重惩宗室冒封之事,打开了先河。

可跨越历史长河,探寻这汉阴王朱徵鍉为何要在病入膏肓之际,默许外姓子冒充自己子嗣的原因其实倒也简单。

依着皇明祖训的规定,亲王若是无嗣而终,朝廷可则其兄弟子嗣,或者更远的支脉挑选嗣子,继承大统;但若是郡王无嗣而终,则不准在亲族中选拔子嗣继承,废黜这个封国,从此以后再没有这一脉的郡王。

此举也算是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控制宗室人数的作用。

而汉阴王朱徵鍉在病入膏肓的时候年仅十七岁,其生母和正妻有可能是不忍心朱徵鍉日后无人祭祀,方才想出了这个"狸猫换太子"的戏码,利用彼时在位的韩王朱徵钋乃是朱徵鍉兄长的便利,从民间抱养了一个孩童,冒出朱徵鍉的子嗣。

但抛开这些伦理原因,汉阴王朱徵鍉及其生母和正妻铤而走险,抱养孩童冒充自己子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不容忽视的经济原因。

同样是皇明祖训的规定,一旦宗室亡故,其生前享受的待遇以及府邸便会被朝廷收回,直至被赐予新的宗室,但是假若宗室有后代,其生前拥有的府邸及待遇便自然而然遵照"父死子继"的规则,由后代继承。

彼时的汉阴王朱徵鍉年仅十七,一旦其病故,其成婚不久的新婚妻子以及生母便要搬离汉阴王府,并且生母和妻子作为未亡人,每年只能领到相当于之前十分之一水平的俸禄。

相反,若是他有"遗腹子"留下,他的生母和妻子便能继续居住在汉阴王府,按时领到应有的俸禄,而他日后也有人祭祀。

也正是基于这一系列的利益,汉阴王朱徵鍉方才在临终之前,在自己兄长的帮助下,上演了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戏码。

究其根本,皆是因为利益驱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