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3章 强硬的书记 (1 / 2)
给力文学www.geilizw.com
三天后的上午九点,市委常委会议室的铜质门环被轻轻叩响。
沈青云推门而入时,挂在墙上的石英钟刚发出第九声钟鸣,他身上的深灰色羊绒大衣还带着室外的寒气,在暖空调的气流中微微颤动。
长桌两侧的常委们齐刷刷起身,目光落在他沾着薄霜的皮鞋上,那是今早走访北关小区时,踩在未清扫的积雪里留下的痕迹。
“坐吧。”
沈青云将大衣搭在椅背上,露出里面熨帖的白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块磨损的梅花表。他翻开笔记本的动作带着力度,纸页翻动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今天不按惯例念稿子,谁先说说手里的民生实事推进到哪步了?”
市委专职副书记卫仲河推了推眼镜,手指在膝盖上碾着钢笔帽:“书记,我们上周组织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回头看活动,梳理出三十七项未完成事项,主要集中在老旧小区改造和公交线路优化……”
“为什么没完成?”
沈青云突然抬头,目光像手术刀般剖开卫仲河的措辞,毫不客气的说道:“是资金不到位,还是干部不到位?北关小区的居民反映,电梯加装项目拖了八个月,施工队说领导没发话不敢动,这个领导是谁?”
卫仲河的喉结猛地滚动,钢笔帽啪地掉在地上。
他是真的没想到沈青云会这么问。
“是我们督导不力,存在等靠思想。我已经让督查室挂牌督办,下周一定给居民答复。”
他弯腰捡笔时,后脑勺的白发在顶灯下发亮,往常梳得一丝不苟的发型此刻有些凌乱。
“下周?”
沈青云将笔记本往桌上一墩,塑料封面撞出闷响,平静的说道:“昨天在北关小区,七十八岁的周大爷拉着我的手说能不能在我走之前坐上电梯,你让我怎么跟他说再等一周?”
说着话,他指着卫仲河的汇报材料:“计划书写的是年内完成,结果现在才完成了三成,这就是你说的督导不力?”
卫仲河的脸颊泛起潮红,抓起笔在材料上划了个叉:“我明天就搬到北关小区住,盯着施工队日夜赶工,元旦前保证让三栋楼先用上电梯!”
身为市委副书记,被沈青云如此批评,他实在是觉得没面子。
“很好。”
沈青云点点头,看向了别人。
面子不面子的不重要,在他看来,自己对于滨州市委的这些领导们,之前就是太客气了。
常务副市长肖如水连忙接过话头,保温杯放在桌上发出轻响,杯盖里还沉着半根胖大海:“沈书记,供暖工程我们抓得紧些,目前主城区达标率百分之七十,还剩十二个小区因为管道老化……”
“才百分之七十。”
沈青云打断他,指尖在桌沿敲出节奏,“昨晚十点我让秘书查的实时数据,纺织厂宿舍室温十三度,机床厂老区十一度,这两个小区在你的达标名单里吗?”
他突然提高音量:“滨州市热力集团拿着财政补贴,却把钱投进房地产,你们分管领导签字的时候,就没看看施工图纸是真是假?”
肖如水的手指紧紧攥着保温杯,指节泛白,站起身说道:“是我失察,已经让审计局进驻热力公司,冻结了所有账户。分管副市长昨晚在抢修现场摔了一跤,现在还在医院打着石膏指挥,会议结束之后我就去替他盯着。”
他起身时带倒了椅子,金属腿与地面碰撞的脆响让会议室气氛更显紧绷。
“摔了就好好休息。”
沈青云的目光扫过众人,淡淡地说道:“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八点在工作群报各片区供暖温度,低于十八度的,分管领导第二天在这儿做检查。”
说着话,他转向宣传部长楚俊生,直接吩咐道:“楚部长,明天的《滨州日报》留个整版,别登领导视察的新闻,就登这十二个小区的温度计照片,附上居民联系电话。”
楚俊生的眼镜滑到鼻尖,连忙用手指推上去:“这……会不会影响城市形象?省里下周要来考察文明城市创建,要不……”
“形象是冻出来的?”
沈青云抓起桌上的群众来信,信封上的字迹歪歪扭扭:“这是纺织厂退休工人张桂兰写的,说暖气不热,但党心不能凉,你给我念念最后一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