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我的建议是把英缅军的装备交出来 (2 / 2)
给力文学www.geilizw.com
“汤姆森、史迪威负责协调海上运输的装备,尽可能加快的送往印支那。”
“启动印支那-密支那后勤补给公路修筑计划。”
李峰的语速很快,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定,这时候如果有任何人站出来反对,那就是看不起他这位远征军司令官的职务了。
杜光明有心要请示一下领导,此时此刻也来不及了,必须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三人各自去执行自己的任务,至少目前来看,他们三位的诉求全部得到了满足。
这些人各怀私心,软的没用,只能用命令压着。既满足他们的核心需求,又把他们绑在战局上,才能让他们听话。
接下来是盘点远征军的情况了,这支拼凑而出的部队,战斗力需要大大的打一个问号。
装备以中正式、汉阳造为主,很多士兵还是强行征召的新兵,并无多少战斗力。
三天整编?
不不不,现在只有2天时间来分发装备,进行一次粗暴的整编了。
想让新兵具备战斗力,显然是不太合理的。
唯一的办法是挑选出精锐,把装备武装给精锐,起到延缓日军进攻的作用。
主力部队是第五军、第六军、第66军,而各军内部相对精良,可以供当前战事利用的并不多。叫得上名号的200师、38师、22师。
好消息是还未跟日军进行大规模的交战,除了各部有所损失外,还未伤筋动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李峰不来远征战场,真正的溃败会在三天后,10万远征军,只有4万得以撤出战区。
截止到目前,仍有10万之众。
而日军作为进攻方,同样调集了10余万兵力,统一由15军辖管,配四个师团,分别是33师团、55师团、56师团、18师团。
就算把装备调拨出来,一个师阻拦一个师团,也还需要一个精锐师。
光靠现有的三个师是远远不够的。
李峰对国府部队的了解程度,肯定是大大不如的。
哪些人能用,哪支部队可用,心里头挺慌的。
在战场之上,如果各部不听指挥,即便有即时战略视野,也难形成良好的部署。
所以这次阻击日军的兵力不在于多,而在于相对精良。
抽出五个师来做这件事,其他的部队陆续回防,修建梯次阵地。
有完备阵地,有持续的弹药补充,国军部队至少还是能坚守一下的。
这一点早在华夏战场验证过了。
各师都已经在曼德勒周边布防了,迎接日军下一轮的进攻。受到召集后,凡是能到达战场的师长,全部乘坐吉普车往曼德勒来。
66军在后方,暂时无法加入会议。
李峰也没考虑他们,66军麾下的28师、29师纯粹的新编师,几乎没有战斗力。
根本不可能安排阻击作战任务。
也就只能挖一挖战壕工事,搞一点类似于工兵的任务了。
司令部的会议室内,各位师长陆续到达,杜光明见人都到了,通知了陈勇去叫李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