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www.geilizw.com

大多数豪门望族的母亲,舍不得女儿,还是会放不菲的银两与银票。

邢夫人是很尊重传统的人,象征性的,只放了几两碎银。

姐妹们会送上小荷包,里面也是平安符,有糖果和肉干,新娘今日一天都是各自仪式与跪拜,饿了可以垫垫。

新娘子离开荣国府,也需要跨火盆,豪门的火盆是铜制的,可有吉祥八宝图案,盆中烧得是松木枝条,寓意常青。

跨过火盆,还要踩米袋。

火盆外面摆着七个新的布米袋,米袋用红布缝制,内装糯米,米袋上面分别绣“福、禄、寿、喜、财、安、和”等字样。

新娘走一步,踩一个布袋。

红毯由新娘的院里,一直铺到大门口,到了门口,新娘的脚不能沾地,由贾琮背着上花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送亲的队伍早已准备好,送亲的队伍很长,一百二十八台的嫁妆(里面有些是充数的),贾政、贾琏、贾琮、宝玉、贾菌、贾兰、薛蟠、秦钟等人都在等候了。

贾母与贾赦不需要送出门了。

来到大门口,邢夫人作为母亲,需要一直落泪,最后和新娘嘱咐两句,并告别。

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站在两人后面,听到邢夫人道:“二姑娘,去到郑家,要相夫教子,孝敬公婆…………”

忽然,巷口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踏着地上的薄雪,外面等待送亲的队伍一阵骚动。

“是三爷。”

“三爷回来了。”

“三爷身上怎么青一块,红一块的?”

旁边的人啐道:“你小子眼瞎了,三爷是穿青衣,身上都是血。”

“三爷怎么浑身是血?”

人群议论纷纷。

迎春忍不住回头,轻轻撩起盖头的一角望去,眼泪忍不住唰的往下流。

风尘仆仆归来的贾环,淡青色的衣衫,沾满了鲜血,腰间悬挂着唐刀,刀鞘上也沾染了血迹。

仍然是那个翩翩少年,笔挺的鼻梁,唇色有些苍白,头发有些凌乱,前额有一道淡淡的浅伤,少了一些平日的从容,眼神虽稍显疲惫,却还透着一股刚撤离血腥战场的锋利杀气。

迎春攥紧手里的帕子,指节发白,望着风雪带刃回归,一身血迹的贾环,眼眶发热。

泪珠一串串下滑,泪水不似昨晚,对婚后未知日子的彷徨,不是离家的胆怯,现在的泪水是热的,亮的。

出嫁的路上,在这飘雪的萧瑟清晨,感受不到一丝凉意,有人披星戴月,带着一身风与血,暮血归刃,赶回送行。

往日的怯懦,一扫而空,此刻,迎春心中被一股温暖的感动填满。

泪珠砸在大红嫁衣裙上,砸在红毯上,迎春带着泪,竟然笑了,嘴角弯了弯,此刻,才幻变成一位从容出嫁的绝美新娘。

…………

站在迎春身后的邢夫人,看了看贾环,又扫了一眼旁边一身华丽服饰的宝玉。

忍不住了,邢夫人脸上还挂着晶莹的泪珠,嘴角却忍不住溢出一丝笑意,后退一步,靠近王夫人,由衷的夸奖道:“老二家的,还是你有福气啊,不佩服你都不行,得了两个好儿子。”

“你的两个好儿子,都喜欢早出晚归,一个是喜欢去青楼与大牢过夜,一个喜欢杀人抄家,都是早上才回来,唉,真羡慕你啊!如果我有两个这样的儿子,这辈子也就没遗憾了。”

王夫人气得身上发抖,扭头不理睬这个招人恨的碎嘴子。

旁边的薛姨妈、王熙凤也听的清清楚楚,强忍着要炸开来的笑意,艰难的压住嘴角,两人都低下头来。

…………

贾环勒住马,往日握笔的手,扶在刀柄上,右脚一旋便落地。

下人马上接过缰绳,贾环望了迎春一眼,对贾琏道:“二哥,你们先行,我回去换件衣裳,便跟上。”

贾琏叹了一口气,道:“三弟,不急的,等你一起出发。”

(求用爱发电,感谢感谢,三点多去全身检查,在医院住一天,别等了。

另外,送新娘按照清朝的礼制,新郎会带着迎亲队伍去女方家,到门口接,并不进门。

明朝豪门望族的礼制,新郎只需在家等候新娘,不用去女方家门接亲,可派迎宾队伍去跟着女方家的送亲队伍,一起过来。

本书,按照明朝的礼仪描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