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高!支书!实在是高! (1 / 2)
给力文学www.geilizw.com
李国涛的抱怨声在党校宽阔的林荫道上嗡嗡作响:
“哎呀我的支书!那陈老爷子是真不给人留面子啊!张口剥削,闭口阶级的,我看他那是讲课还是开批判大会呢?”
“你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企业运转要成本,市场竞争要效率,工人要工资要福利,企业家要利润要发展……这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嘛!”
他拍着肚皮,一脸“你们学者不懂”的郁闷。
“老爷子倒好,坐而论道,批判起来头头是道。让他去明州管两个厂试试?那么多张嘴等着吃饭,税收等着上缴,他能怎么办?还不是得追求效益最大化!”
郑仪没接话,只是听着,目光落在前方迎面走来的人影上。
张林。
这位明州市常务副市长脸上挂着温和得体的微笑,步伐不疾不徐。
“郑书记,国涛同志。”
张林很自然地打了个招呼,仿佛之前那场选举风波从未发生过。
他目光转向郑仪,笑容深了几分:
“下午的第一次研讨,郑书记准备怎么开?是让大家自由发挥,各抒己见?还是围绕陈教授讲的内容,设置几个讨论点?”
这话问得很有水平。
看似征询意见,实则暗藏玄机。
如果郑仪说“自由发挥”,那就是放任自流,没有章法,赵颖那关肯定过不去,显得他这个支书没有把控能力。
如果说“围绕陈教授内容”,那就等于变相延续了课堂上的“批判”基调。
而这显然会让某些“经济建设一线”的学员,比如李国涛,甚至包括张林自己,感到不适甚至抵触。
李国涛也竖起耳朵,显然很关心郑仪怎么回答。
郑仪脚步没停,语气平静:
“张市长提醒得很及时。第一次研讨,既要让大家畅所欲言,碰撞思想,也不能偏离学习主题,成了漫谈会。”
他看了张林一眼:
“我初步想法是,围绕陈教授提出的核心问题——‘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理解和处理资本、劳动、政府三者的关系?’——这个主题展开。”
“这个问题,既有理论高度,也紧扣当下实践,应该能让大家都有话说。”
张林眼中闪过一丝意外。
他没想到郑仪如此迅速地抓住了一个既能回应课堂主题,又能跳出纯粹“批判”陷阱的关键命题。
资本、劳动、政府!
这是新时代发展绕不开的三角关系!
郑仪继续道:
“具体操作上,我想这样:前半段,分组讨论,每组重点结合一个角度深入剖析。比如,资本如何在创新驱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政府如何在保障劳动者权益与激发市场活力间找到平衡点?”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李国涛和张林:
“我们组可以重点讨论政府视角下的治理创新。张市长实战经验丰富,正好可以给大家分享些明州的探索。”
李国涛眼睛一亮:
“这主题好!不空!政府怎么当裁判员,怎么当服务员,这太值得琢磨了!”
张林脸上的笑容似乎真诚了几分。
郑仪这几句话,既给了他面子,又把他放在了“分享”而不是“被批判”的位置。
“郑书记思路很清晰。”
张林点点头,语气带着赞赏。
“这个议题有高度,也有抓手。既紧扣理论,又不脱离实际。我看很好。”
他话锋一转,笑容微敛:
“不过,国涛同志刚才的顾虑也有道理。理论需要联系实际,尤其是陈教授提到的那些现实矛盾,比如加班、社保等问题,在讨论中恐怕难以回避。”
他看向郑仪,眼神带着询问:
“如何在讨论中既直面问题,又不陷入情绪化的批判?这尺度,恐怕要郑书记和赵班长费心了。”
这话既是提醒,也是把球又踢了回来。
讨论一旦涉及“剥削”这样的字眼,场面可能失控,支书你看着办。
郑仪迎着张林的目光,语气沉稳:
“张市长放心。徐省长开学讲话时强调,‘不要怕被质疑’‘真理越辩越明’。研讨的核心就是思想交锋。”
“但交锋不等于争吵,更不等于扣帽子。”
“我的态度是:鼓励摆事实、讲数据、提案例。无论是分享经验还是剖析问题,都要有依据,讲逻辑。”
郑仪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研讨要有深度,就要允许不同声音,但前提是理性、建设性。我们班委,特别是赵班长和我,会把握这个原则。”
“如果有人试图人身攻击,或者偏离主题搞空谈、扣帽子,我会及时制止。”
这番话掷地有声,清晰地划定了边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