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www.geilizw.com

宛如那丫头更是一把挽住老爷胳膊,缠着要看礼物。

从后门进院倒是便宜,径直就拐进了预留的雅间。

会友馆确实设有专门的独立院落。

这些庭院自开张之日起,胡大老爷就立下严格规定:

唯有胡氏族人或皇室贵宾方可使用,其余人等概不接待,纵使重金相求亦无例外。

这项规定早已公示于众,令如诗意外的是,会员们非但毫无怨言,反而心领神会地交换着眼色。

如诗未曾料想,这正是官员们乐见其成的局面。

胡大老爷能堂而皇之地设立此规,显然已获圣上默许。

对官员而言,这简直是天降甘霖——既能享用免费佳肴,又能补贴家用。

起初如诗仅想打造个麻将娱乐场所,经胡大老爷稍加改造,如今竟成了集牌局、宴饮于一体的热门去处。

随着商贾会员日益增多,官吏们发现了新的"财路":

夫人们在牌桌上"恰巧"赢得商贾家眷几十两银子,岂非寻常消遣?

这类心照不宣的牌局使得会友馆门庭若市,每每散值时分便座无虚席,迟来者只得旁观或转赴分馆。

胡大老爷对其中门道心知肚明却未加干涉。

在他看来,大明官场的贪腐风气岂是小小会友馆能左右的?

朱元璋苛待臣下,微薄俸禄逼得官员各寻财路。

会友馆反成缓冲之地——官吏们在此获得略高于俸禄的收益后,只需在公务上略行方便即可,无须铤而走险。

想起朱元璋血流成河的肃贪手段,至今令人胆寒。

当年多少同僚身首异处,幸存者回想起来仍会后怕。

若非胆小畏罪,怕也早成刀下亡魂。

如今这会友馆倒成了救命稻草,让他们既能维持体面生活,又不必提心吊胆度日。

生活比从前富足,俸禄也更加丰厚,一切还都是光明正大的。

这样的安逸日子,谁不向往?

正因如此,会友馆的名声愈发响亮。

如今胡大老爷刚进门落座,便有访客络绎不绝前来拜见。

要知道,他才刚刚抵达!

“你们倒是机灵得很!”

“怎么?”

“本官前脚刚到,你们就跟过来了?”

望着几乎同时涌进来的一众官员,胡大老爷笑着调侃道。

说来也怪。

如今胡大老爷不过是个四品的外务司郎中,而在场的官员中,光是三品大员就有两位,其余也多是四五品官员。

可偏偏这群人在胡大老爷面前,却个个陪着笑脸。

胡大老爷一口一个“本官”倒也喊得理所当然。

“胡相,您这院子,不是只有胡家人或皇家的人来了才会开门吗?”

“我们原本在那头闲聊,见您这儿亮了灯,便赶忙过来瞧瞧。”

“无非是想拍拍马屁,亲近亲近罢了。”

说话的正是户部侍郎郭翔。

他比胡大老爷只小几岁,却是胡大老爷一手提拔起来的。

因此他在胡大老爷面前更为随意,众人也隐隐以他为首。

见郭翔嬉皮笑脸的模样,胡大老爷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

“行了,见也见过了!”

“本官知道你们的心思!”

“可如今我只想修身养性、逍遥快活,朝堂上的烦心事,我是懒得管,也不敢管了!”

“你们各自好自为之吧!”

这番话一出,郭翔等人顿时神色一变。

还未等他们开口,胡大老爷目光一扫,仿佛随口一提般说道:

“对了,最近这一年,安分些,多办些实事。”

“说不准哪天,好事就落到你们头上了。”

“毕竟,朝廷总缺能办事的人。”

此言一出,郭翔脸色骤变。

他震惊地看向胡大老爷,却见对方神色如常,似乎方才所言只是寻常闲谈。

他刚要开口,却发现胡大老爷正端着茶盏,目光沉沉地盯着他,只好将话咽了回去。

“行了,都回去吧!”

“本官如今不便与你们过多往来。”

“免得误人误己,你们的心意,本官记下了,到此为止吧!”

再次堵住众人的话头,胡大老爷挥手送客。

这次郭翔率先起身,领着众人重新回到包厢内。

桌上的菜肴依然冒着热气,但在场众人早已没了先前的轻松氛围。

郭翔扫视了一圈,挥手示意侍候的下人退下。

他亲自走到门口检查四周,确认无人偷听并关紧房门后,才神色凝重地坐回座位。

"最近可有什么风声?"

"胡相方才那番话,总觉得在暗示什么。"

"他平时可从不会跟我们说这些!"

众人闻言纷纷陷入沉思。

包厢里一时鸦雀无声。

过了许久,刑部的一位官员率先打破沉默:

"实在猜不透胡相所指何事。"

"毕竟以胡相的阅历,知晓的内情远非我等能比。"

这时礼部的一位官员若有所思道:

"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胡相喜得嫡长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前些日子安庆公主诞下男丁,这可是胡家第三代长孙。"

"听说生产当日,连陛下和皇后都亲自到场祝贺。"

郭翔听后眉头却皱得更紧了:

"这说不通啊!"

"我们不过是胡相昔日的旧部。"

"若真有什么祸事牵连到我们,首当其冲的也该是胡相本人。"

"怎会反过来提醒我们呢?"

那位刑部官员压低声音提出另一种可能:

"会不会胡相不是在警示危机,而是暗示某种机遇?"

"别忘了胡相最后那句话——"

"大明永远缺能做事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