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www.geilizw.com

今天最后一站是山林区宁家林场森林经营管理所。

车子刚驶入林区,就看到路边立着“严禁携带火种入山”的警示牌,几名护林员正背着防火装备巡逻。

管理所的院子里,防火服、灭火机、水泵等设备摆放得整整齐齐,墙上的“森林防火责任区分布图”标注着每片林地的负责人。

张泽谦拿起一件防火服试了试,又问所长:“秋冬季节是防火关键期,现在林区的火源管控有哪些新措施?”

所长指着墙角的智能监控设备:“我们今年新装了6个热成像摄像头,能实时监测林区的明火和高温点。”

“另外,针对林农交错地带,我们挨家挨户签了‘禁烧承诺书’,还组织村民成立了义务防火队,发现火情能第一时间处置。”

站在林场的了望塔下,望着连绵起伏的林海,张泽谦召集随行的省市干部开了个简短的现场会。

冬风拂过树梢,带着松针的清香,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今天看了这几个点,有成绩,也有需要再细化的地方。”

“说到底,安全工作就是要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什么是底线?就是不能出人命,不能让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大损失。”

“什么是极限?就是要想到最坏的情况,做最充分的准备。”

张泽谦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个人:“中小河流、河道河岸、林区草场,这些都是易出问题的重点部位,日常监测预警不能有半点松懈。”

“发现隐患要立刻处置,群众转移避险的路线、安置点要提前演练,不能等灾害来了才手忙脚乱。”

“地质灾害防治既要治‘标’,排查风险、转移群众。”

“更要治‘本’,加强综合治理,配套好学校、卫生院这些公共设施,让群众搬得出、住得稳。”

“还有秋冬防火,”张泽谦看向林思远和廖伟,“现在就得把工作安排下去。火源管控要严,防火设施的短板要尽快补。”

“该装的监控、该修的防火通道,资金要优先保障。”

“宣传教育也得跟上,社区里的大喇叭、社区的宣传栏,多讲讲防火常识,特别是林农交错地带,‘严禁焚烧秸秆、严禁使用明火’这两条,必须较真碰硬,把规矩立起来。”

最后,张泽谦转向随行的企业代表:“企业安全生产也是重中之重。”

“现在技术发展快,要加快‘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产品换代’,别舍不得投入。”

“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用好了,安全隐患能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这不仅是对工人负责,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

“本质安全水平提上去了,企业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夕阳西下时,调研车队缓缓驶离林区。

车窗外,晚霞染红了天际,清江河的波光与山林的绿意交相辉映。

张泽谦靠在座椅上,指尖依旧轻轻点着膝盖,今天看到的细节、听到的情况,正在他脑海里慢慢沉淀,化为下一步工作的清晰脉络。

而清江的干部们,握着刚记满的笔记本,脚步里多了几分沉甸甸的干劲。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