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www.geilizw.com

当时他的这一倡议一经发出,顿时得到了一大批学者的齐声响应。

比如着名学者、《天演论》的译者严宗光就认为,中医“其例之立根于臆造,而非实测之所会通”,也就是说当时的学者对于中医的质疑基本上来源于对华夏古代“玄学”“巫术”,属于“迷信”,根本不科学。

梁任甫先生也曾激烈地抨击中医,甚至声称中医乃“学术界之耻辱,莫此为甚矣!”

此后,一大帮接受西方文化的官员、学者、科学家,也纷纷对中医进行抨击,或表达否定态度。

第二次是1912年,北洋政府颁布《壬子癸丑学制》,将中医排除于正规教育系统之外。

民国时期官场、学界对中医的否定态度,对制定医学政策和教育政策的政府机构自然会产生重大影响。1912年北洋政府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断然将中医排除于正规教育系统之外。

中医自己开办了一批中医学校,但却无法得到教育部的承认。

当时,有许多中医联名上书教育部,要求大学增设中医课程。

教育总长汪大燮公开表示:“吾国医毫无科学概要根据,余决意今后废去中医,不用中药。所请立案一节,难以照准。”这是当时政界对“废除中医”最为直接的表态。

第三次是1929年,果党政府中央卫生会议做出“以四十年为期,逐步废除中医”的决定。

1928年,当时的英格兰派员到华夏考察,发现华夏竟然没有卫生部,很是惊奇,国民政府闻知洋人意见,赶紧成立一个“中央卫生委员会”。

1929年2月23日至26日,果党政府召开了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会议,商讨此事。

但一个医疗卫生方面的会议,竟然不允许中医人士参加,与会者只有褚民谊、颜福庆、伍连德等当时的西医界名流,共14人。

一番讨论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医生需要一定的医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知识,而中医从业者严重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因此中医不具备医生资格,国家应该逐步废除中医。

但考虑到目前国内西医数目有限,难以承担全国的医疗卫生职责,因此决定不搞一步到位,以40年时间为限,逐步废除中医。

留学倭国的余百之以医药学会上海分会会长的身份参加了会议。

会议讨论了余百之起草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障碍案》。

这一提案除了“一个‘医学外行’次长和一两个参事抱怀疑态度外,其余是满场一致通过”。

许多人废除中医,仅仅止于泛泛的呼吁,而真拿中医开刀的是余百之。

他认为,中医学“是占星术和不科学的玄学”,“中医无明确之实验,无巩固之证据……不问真相是非合不合也……”总之,中医被余百之说得一无是处,甚至被诟为“杀人的祸首”。

因此,余百之主张坚决消灭中医,如不消灭中医,“不但妨碍民族的繁衍、民生的改良”,而且国际地位的“迁善”也无从谈起;“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向上,卫生行政一日不能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