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www.geilizw.com

朱棡有些惊讶:“明年,先生,现在是二月份。”

朱棣、沐春也奇怪。

北伐战争才持续了多久,面对元廷与草原,大明都没用一年。一个小小的日本三岛,怎么需要一年之久?

太宰府的战争,那可是一两天就结束了。

足利义满挡不住大明,哪怕他实现了一统,从军事实力上来论,他们差大明太远了。

怎么算,东征都用不了一年。

顾正臣没有解释,只是说:“东征不会太快,但西行的事宜需要准备起来了。最好是明年出航,当然,你想晚一两年,我也没意见。只是,这条路,早晚需要走。”

朱棡思索了下,回道:“明年出航,弟子会准备周全。”

顾正臣微微点头:“主要是人手,多准备一些你认可的人。对了,日本僧人快入京了,你需要安排人准备一下……”

朱棡知道自己担负的使命,那不是去澳洲,选个地,弄点土着就能开国了。

西方有国,而且国家众多。

自己抵达那里的第一步,压根就不是开国,而是开战……

顾正臣看向朱棣:“让你的人抓紧训练,此番东征有他们。”

朱棣明白,这是出海之前的训练。

日本僧人还没到金陵,大明三十六僧在日本被杀的消息便传入民间,群情激奋,指着东面骂日本鬼子的不在少数。

可顾正臣、徐达、蓝玉等人还是老样子,坐在中军都督府的书房里,啥也不说,干坐耗时间。

都不说话,也都习惯了这种日子。

杨靖、李原名、詹徽也都是聪明人,都清楚这样的沉默是为了什么。

因为没啥好商量的……

抑兼并这事,现在商量也是白商量,它不是匆促就能决定出来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拿出方略的事。

最主要的是——

皇帝需要观察抑兼并政策之下,勋贵的动静,观察民间的反应,而这些动静、反应,都需要时间一点点收集起来,既要关注金陵之内,也要关注金陵之外,长江南北,黄河上下……

总之,朝堂之上的抑兼并之策,只是吹了风,至于如何施策,需要按照这股风吹之后的效果来定。

如果风吹得人仰马翻,哀嚎遍野,那后续的抑兼并倾向于放宽,如果风吹过去,只折了一两个树枝,吹掉了一些叶子,其他没啥问题,那抑兼并的举措会倾向于收紧。

一句话,勋贵、官员、商人、富户、士绅的反应,决定着抑兼并的程度、手段。

虽说朝廷抑兼并的举措还没拿出来,正在商议,可这些人的反应不可能出现在拿出举措之后,那就是落锤了,不管谁嚷嚷,这政策都会推行下去,哪怕是改,那也需要时间。

这就是引而不发,观察动向,决定箭最终的方向与力道。

耗时间也很累,所以每个人离开时,都很疲惫,但这一幕幕落到外人眼里,就意味着几人争论了一天,抑兼并政策出台的进度在拉快,所以需要赶紧活动,有关系的找关系,没关系的托人找关系。

总之,要阻拦抑兼并之风,否则,大家日后都得喝西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