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www.geilizw.com

对于抑兼并的困难与长期性,顾正臣是有充分考虑的,妄想一朝一夕解决这个问题,纯属痴人说梦。

没有谁,可以与天下为敌还能岿然不动的。

老朱也一样。

顾正臣打算用二十年来稳住朝廷勋贵。

二十年后——

如果民间的抑兼并无效,多少努力都遏制不住,那就只能放开,自由交易,这个时候,勋贵的态度也就不重要了,他们想兼并,随他们去便是。

如果民间的抑兼并生效,控制住了,相应的框架固定,疏漏堵住,兼并之风刹住了,这个时候,勋贵的态度还是不重要了,他们想兼并也兼并不了……

老朱是个强势的帝王,高压之下,抑兼并应该没太大问题。

朱标外柔内刚,等他上台之后,想来也会有更合适的办法继续抑兼并,比如一条鞭法,实在不行,一步到位,弄摊丁入亩,总之,后十年也应该没问题。

为何不在当下拿出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因为当下自耕农多,兼并之风还不算大,这会,除了金陵周围,苏州、杭州等富庶之地,其他地方的百姓自有田地数量颇多,比如山西移民之后的自耕农,他们的田地户均接近五十亩。

当下的兼并风很大,完全是因为有一批人需要落户金陵,全都在天子脚下置地,还闹出了人命,风声自然就大了,加上老朱对商人置地颇多不太满意,又被兼并田地的指数级增长恐惧所支配,这才提出控制兼并之风。

实事求是地说,开国初期的大明,还不到施行一条鞭法的地步,社会矛盾还没到那一步,这些法子,还是交给朱标乃至朱雄英一点点来吧。

这一次,顾正臣没去中军都督府,而是去了皇宫,在武英殿与朱标商议着什么,直至等到下朝的朱元璋,交上了一份文书。

朱元璋接过来看了又看,满是疑惑,皱眉道:“大明蒸汽机制造厂,大明澳洲金矿厂,大明西洋贸易远航企业,大明东海四岛金银开发企业,顾小子,这都是什么东西?”

乱七八糟,全都是些没听过的东西。

顾正臣郁闷,走出来解释:“陛下,抑兼并不能乱出王八拳,需要先稳住勋贵,然后集中力量进行民间大户、富户、士绅层面的抑兼并。所以,臣想,先稳住勋贵,而稳住勋贵就需要给他们一些利益。”

朱元璋将文书丢在桌案上,冷着脸道:“怎么,朕还在,治不了他们?”

那意思是,谁反对,就灭了谁。

顾正臣咳了咳,对朱元璋道:“陛下龙威赫赫,自然可以慑服勋贵万民。只是,抑兼并毕竟不是一时之策,而是长期国策,这第一步若是走不稳,朝堂风波不断,反对之声不绝于耳,便会耗费陛下无数精力。”

“扯皮、推诿,这些都将严重拖累抑兼并之策的施行。为求稳妥,臣思索出了一条对策,让勋贵心甘情愿地支持抑兼并,并成为抑兼并的力量,为陛下助力。”

朱元璋指了指文书:“就这什么厂,什么企业,就是你的对策?”

顾正臣认真地点头:“没错。”

朱元璋再次拿起文书,仔细看完:“你打算设置两个厂两个企业,然后将企业的一部分利润,分给勋贵?”

顾正臣回道:“是。”

“这个大明蒸汽机制造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