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www.geilizw.com

年夜饭早就送来了,相当丰盛,一大堆饺子,各种海鲜和肉菜。

但大家吃的断断续续,没有一个人注意力在吃东西上,全在聚精会神忙手头的工作。

翻译器确认无误之后,宋河短暂放松半分。

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翻译器准备好,万一沟通用得上,至于其他关于外星文明的讨论,宋河觉得这么短的时间讨论出正确结果的概率极小,他没有参与,选择养精蓄锐,把躺椅角度放开,稍作休息半躺,微睁着眼看屏幕上的打捞实况。

众多军舰正在目标海域附近来回穿插切割,航迹线密的像织毛衣。

还有大量的现场直播镜头,海面上热闹的堪比渡江战役,成千上万的橘色、白色和红色照明弹不断在空中释放,还有大量照明灯被投到海水里,四面八方闪光起落,光影交错过于纷乱,照的海水几乎像是五彩斑斓的幻觉,云层几乎被烧起来!

大大小小的船舶往来穿梭,宋河观察片刻,海面上的水兵们应该主要分成两组。

一组是清场组,拖着大渔网不断打捞海里的杂物,持续不断的驱鱼炸弹轰炸下,活鱼几乎跑光了,但死鱼漂了不少,成网成船的死鱼被捞上来带走。

直播清晰度极高,许多直播窗口能看到现场水兵身上一层层的反光油腻和鱼血鱼鳞,隔着屏幕都能闻到船上的腥臭味,有些水兵累的扶着船舷呕吐,吐得鼻子都在往外喷,抽自己两巴掌清醒过来又继续干活。

海底的水草和塑料垃圾数量也相当多,每分钟都有数吨水草被拉上来,为了尽快找到贝茨球,部队彻底拼命,恨不得把海床上的石头地毯式翻一遍,尽快推平海底以便发现目标。

二组则是深潜组,人数不多,贝茨球掉落海域的深度太深,必须特制潜水服才能下去,而那种特制潜水服看着就死贵,正常作战压根不会配备太多,这次应该是把库存家底都拿出来了,但总共也就凑了一千套。

蛙人们也累的够呛,反反复复下潜,搜寻探测到的疑似贝茨球物体。

高强度找了好几个小时,找到的疑似物体五花八门,连贝茨球的影子都没见到,大多数是一些爬满海草贝类的沉船部件,巨大的铁锚、锈蚀的发动机和金属箱子等等,轮廓最像的是一些二战时期的球形水雷,带着金属刺静静沉在海底。

蛙人们负责的海域,深度还较浅,有一片最深的位置,也是贝茨球掉落范围的核心位置,是一片巨大的海底悬崖。

海底也是有悬崖的,毕竟海底岩石也会地质运动,落差达到八百多米,特制潜水服也完全下不去,只能靠潜艇和一些无人深海打捞器。

宋河见到了熟悉的东西,当初打捞敖小广的特制潜艇,比核潜艇还大号,搞不好就是核动力,正轰炸机一样不断释放打捞器。

目前为止打捞器的数量特别少,总共只有二百六十个在工作,全国各地还有五百多个不同型号的深海打捞器即将运抵,但所有这些加起来也不够看,像用一个连的人手攻打一座大城市。

时间过的飞快,半夜两点,深夜三点,凌晨四点!

四点钟刚过,忽然屏幕剧变!

其余直播窗口全部消失,其中一个直播窗口放大,一颗直径一米的金属球体静静卧在海沙中,光滑到没沾任何沙泥,赫然是贝茨球!

各个房间都轰动起来,众人纷纷起身,鱼贯而出直奔作战指挥室!

各部门人员不到一分钟挤满了指挥室,数百张屏住呼吸的脸被大屏幕的光照亮。

最前方的整面墙大屏幕上,正直播深海打捞器缓缓靠近的画面,距离贝茨球大约五十米,侧边显示各种数据,水温、信号、辐射、声音……从数据上看打捞器周边一片死寂,暂时没有任何异动。

王将军背影巍峨站在最前面,看不见他的表情,只是抬头盯着。

“距离四十米,一切正常!”有部门在报情况,语气压抑着紧张。

“距离三十米,一切正常!”

“距离二十米,一切正常!”

“距离十米,一切正常!”

“减速!一米悬停!”王将军忽然下令。

“距离一米,打捞器悬停固定!”

巨大的金属球体近在咫尺耸立在大屏幕上,打捞器摄像头拍下球体表面的每一个细节,整个轮廓看起来绝对光滑毫无隆起,远看就是镜面般的一个球,距离近了才能看见,表面居然布满细密的立体花纹!

花纹完全不像是人工打磨或者外力击打形成的,密密麻麻的折叠曲线,线条像发丝一样细,间距细的只能爬蚂蚁,只看某一位置,所有线条的扭曲毫无规律,但看整体又有一种难以描述的一致性。

宋河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贝茨球表面的花纹莫名让他想起高尔基体,诡异到给他一种强烈的恶心感,第一感觉甚至觉得这金属球是某种生命体,花纹是层层叠叠生长的痕迹,但细想又觉得不可能,怎么会是个活物呢?

前排团队茫然震惊地忙碌起来,表情明显慌乱,他们是材料分析团队,但显然完全没见过这种金属材料,也看不懂如此邪异复杂的花纹是什么工艺做出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打捞器上有自带的材料分析器,窗口显示就在右下角,正在扫描球体表面。

“报告,材料无法确定!”片刻后艰难的报告声响起,“各检测器的结果彼此冲突!”

“故障吗?”王将军微微侧头。

“下水时没有故障,最近的打捞器五分钟就能到!”

“等!”王将军道,“这台打捞器旋转扫描再后退!十米距离!”

大屏幕上视角转动,打捞器小心翼翼围着贝茨球旋转,拍下贝茨球的每一寸,接着慢慢向后退去,仿佛怕惊醒它。

五分钟转瞬就到,大屏幕上画面切换,第二台打捞器缓缓靠近,悬停在一米位置扫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