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天授元年,九月丙午,太宗归唐! (1 / 2)
给力文学www.geilizw.com
事关大唐,接到阿耶递过来的手令,李承乾没有丝毫的犹豫。
其随口应喏后,转身朝着卢国公程咬金点了点头,随即,两人便直奔在小世界大唐驻地而去。
贞观皇帝的举动,在场一众帝王并没有丝毫的意外。
武则天临朝称制,改唐为周。
这般事,放在在场的任何一个帝王身上,都是无法忍受的事。
若是王朝末年,天下大乱,被其他造反之人覆灭,如此倒还罢了!
但。
一个正值鼎盛的帝国,就这般被人用权谋一点点篡位改朝。
这样的事,谁又能忍得了呢?
如赵匡胤、朱元璋等一众人,对于大唐那点事,多多少少还是知晓的。
女主上位,李唐宗室,那可太惨了。
除李治和武则天一系的李唐宗室,李渊和李世民一系的血脉,几近绝灭啊!
眼下武周时空激活。
李世民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理,其下令让李承乾回去调军,明摆着就是要朝着武周动手。
不多时。
众人直奔太平道驻地不远处的时空光门。
顾渊驱动时空之力,光门之上蓝光闪烁。
与此同时。
武周,天授元年,九月丙午。
神都洛阳,万象神宫!
正殿之内。
随着那两个千牛卫的身影消失不见,整个大殿内,便是武曌也没有再让人尝试去接触那蓝色光圈。
没有人知道,那蓝色光圈为何会将人吞噬。
殿内的一众千牛卫往后退了三丈,一众武周百官,更是将身形不自禁的往后缩了缩。
武曌站在丹樨玉阶上,正思索着该如何处理眼前的境况。
一边的上官婉儿手持御笔,记录着刚刚所发生的一切。
【武周,天授元年,九月丙午,有蓝色光圈显现于万象神宫,陛下遣千牛卫接触光圈,触之,千牛卫身形消散……】
视线之内的蓝色光圈,处于万象神宫正殿中心。
如此神鬼怪异的光圈,没有人知道是什么?
光圈悬浮于半空之中,有些惊悚,有些骇人。
武曌的目光死死盯着那光圈,她不知道眼前的东西到底是何等存在,但她清楚,事到如今她必须有所决断。
万象神宫是她下令所建。
整个万象神宫,象征着她作为天子的权柄!
而眼前的正殿,是如今大周朝会之所。
这怪异光圈的存在,让她不得不考虑,是否要放弃整个大殿,甚至于整个万象神宫!
三十载!
从临朝称制,一步步走到称帝。
她绝不允许有任何意外发生。
她站在丹樨玉阶上,那双凤眸甚至扫过了整个殿内的一众群臣。
若是有可能的话,她甚至于想要下令将今日之事,彻底封绝。
可是她知道!
今日之事,是瞒不住的。
除非,她能狠下心,将在场这些跪在殿内的朝臣,尽皆诛杀!
可是,这又怎么可能!
她刚刚登基,刚刚改唐为周,她需要的稳固自己的权力,需要的是稳固天下。
凤眸微眯,那双细长的峨眉在额间蹙着。
武曌的眼神终究是放过了眼前的这些重臣,其脸上的神色缓了缓,片晌之后,再次开口。
“诸卿以为,眼下,该如何解决这殿中之物?”
武曌随口问了一句。
殿内众臣目光又忍不住朝着那蓝色光圈看了看。
左侧为首的武承嗣从队列中跨步而出,正欲开口。
正此时。
万象神宫正殿内的蓝色光圈,突然间华光大作。
原本不到半人大小的光圈,在众人的视线之内,一点点的开始扩散。
“嘶!”
眼前突然发生的变故,使得围绕在光圈前的千牛卫本能的又开始往后缩,连带着整个万象神宫大殿内的一众朝臣也跟着往后退。
没有人知道这光圈到底是什么存在。
站在武曌身后不远的上官婉儿,回过神连忙开口。
“护驾!护驾!”
丹樨玉阶上的武曌,脚下亦是往后退了退!
那双凤眸盯着大殿内的光圈,眼睁睁看着那光圈像是变成了一道门户。
一道如万象神宫正门那般大的光门。
直至那光门停止扩散。
巨大的光门内,蓝光闪烁。
时空能量构成的蓝色旋涡,像是能将人的心神吸纳进去一般。
武曌的眼神有些发怔。
整个殿内众臣的眼神也都不自觉的落在光门之上。
眼前的光门比之此前的光圈,多了几分神异,就像是传说中登临天庭的仙门一般。
“陛下,此……此乃仙门也!”
朝臣之中,有人忍不住开口恭贺,武曌的神色也微微跟着缓和了一些。
上官婉儿手中的御笔再次挥动。
【至辰时后半,万象神宫正殿内,光圈扩散,如若仙门降世……】
比起刚刚有些怪异的蓝色光圈,扩散后的巨大光门,只一瞬间便让在场的人变幻了心神。
如同仙门一样的存在啊!
跨越这道仙门,是否就能前往传说中仙境之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刚刚那两个千牛卫,想来不是被吞噬了,而是抵达了仙境!
是啊!
若真是抵达仙境,登仙飞升,谁又会在乎区区凡间之事。
在场的人皆是目不转睛的盯着眼前的光门,一个个相比起此前的畏惧,开始变得有些跃跃欲试。
谁不想成仙作祖?
若是真的能成仙,凡间的这些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又算得了什么。
众人的眼神朝着丹樨玉阶上的女帝看了过去。
左侧为首的武承嗣第一时间抱拳拱手。
“陛下,臣愿为陛下马前之卒,踏入这光门内一试,若光门之后真是仙境之地,必会折返归来禀告陛下!”
随着武承嗣开口请命,原本还有些跃跃欲试的一众臣子,此刻皆是等着武曌的回应。
玉阶上的武曌抬眸朝着自家侄子看了一眼。
若光门之内真是所谓的仙境之地,想来自家这位侄子也会念叨几分亲情。
脑海中思绪闪过。
武曌神色不变,嘴角微翘。
“奉先有心了,既然你愿意一试,那便试试吧!”
视线之内,殿内的千牛卫在武曌的指示下让开了身形。
身为大周魏王、文昌左相的武承嗣,紧跟着便缓缓朝着大殿中心的光门走了过去。
“砰!”
几乎只是一刹那,万象神宫的正殿之内,武承嗣的身躯在众人死死盯着的视线中,被巨大的力道携带着往后倒飞。
就像是被人踹了一脚。
什么情况?
众人还未反应过来,只见那显现着蓝光的仙门之内,一道宽阔而雄壮的身影,猛然从光门内显现了出来。
其人面如黑炭,额下虬髯,身着赤铜色明光铠,腰挂唐剑,端端是站在万象神宫的大殿之内,便如一尊铁塔一般。
只一刹那,殿内众人的神情都跟着变了。
丹樨玉阶上站着的武曌眯了眯眼,正欲开口喝问,便见那铁塔壮汉瞪着眼珠朝着大殿内扫了一眼。
仅仅一眼,其身上散发出来的杀气,便使得大殿之内像是又静了几分。
明光铠?
这是谁?
眼前虽是武周时空,但改朝换代不过半旬,大殿之内说起来皆是唐臣。
那泛着赤铜乌光的明光铠,明晃晃的,谁又认不出来呢!
殿内诸臣皆是小心翼翼的抬眼朝着尉迟恭打量,其身形太过显眼,殿内诸臣下意识都在回想对方是谁?
那刚刚被一脚踹出去的武承嗣,一手捂着胸口像是还未缓过气。
同一时间,有人已经认出了尉迟恭的身份。
“鄂……鄂国公!”
这声音从殿内诸臣之中传出,丹樨玉阶上的武曌同样眯着眼认出了殿前之人。
正此时,那闪烁蓝光的仙门之内。
一身着赭黄色圆领窄袖帝王袍衫的身影,突然间从仙门内显现了出来。
那身影头戴黑色软幞头,腰间系着九环金玉带,脚下则是一双黑色六合长靴。
“太宗?!”
那光门内新出现的身影,武曌又如何认不出。
那是她初入宫时便刻在脑海中的面容,只是一眼,丹樨玉阶上的武曌便有些站不稳了。
认出尉迟恭的时候,她的心便开始乱了。
直至贞观皇帝从光门内跨步而出,六十七岁的武曌,已然神情巨变。
太宗二字,轻喝而出。
那两个字在大殿内回响,殿内诸臣似乎也跟着反应了过来。
太宗?
太宗还能是谁?
虽说现如今大殿之内的武周朝臣,都未见过太宗皇帝,但曾经身为唐臣,太宗对于无数人来说,早就成为了一个象征。
现年六十五岁,任职武周监察御史的张柬之,第一时间便跪了下来。
“陛下!”
这一声陛下,喊的不是武周朝那站在丹樨玉阶上的武曌,而是从大殿光门内跨越而出的太宗皇帝。
跪在殿内的张柬之,浑身颤栗,李世民抬眼望过去的时候,只见映入眼帘的身影两鬓斑白,涕泗横流。
顾渊和一众诸朝帝王,连带着贞观诸臣,永徽李治等人跨过时空光门的时候。
抬眼看见的,便是万象神宫,跪伏一地的诸臣身影。
那些身影,跪伏的方向,不是另一端的丹樨玉阶,而是光门前站着的贞观皇帝。
仅仅只是一人,便是相隔了四十一年。
当李世民的身影出现在万象神宫的那一刻,除了还忠心于武曌的一些臣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