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2 / 2)
给力文学www.geilizw.com
皇长孙占据东宫正位,若得太后懿旨、阁臣附和,
便能立于正统,此为其‘名’。
然他隐瞒死讯,心虚可见;
若再无力稳住京城粮价,‘名’便大打折扣。”
随后他又解释了藩王这边的情况。
“藩王手握重兵,这是其‘实’。
但若仓促兴师,终究背负‘谋逆’之名,
加之粮草线漫长,这是其软肋。
而老伯爷您——掌京营兵权,握京城防务,这才是最大的‘实’!
无论谁想坐稳龙椅,都绕不过您的默许与支持。”
林向安略顿片刻,语气低沉却笃定:
“晚辈能做的,就是为老伯爷稳住这份‘实’。
粮秣就是人心,就是士气。
我手中尚有余粮,亦有通道可续。
这一切,都能助伯爷在局势明朗之前……待价而沽。”
赵成梁目光一凝,透出锋芒,缓缓重复了一句:
“待价而沽?哼,说得好听。
可最终,总得择一方下注。
东宫,还是藩王?
我要听你的判断,不是虚话。”
林向安沉吟片刻,终是深吸一口气,将胸中筹谋缓缓吐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伯爷,无论最终择向何方,首要之务,唯有四字——拥实自重。”
他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笃定。
“请老伯爷立即以‘维稳防乱’为名,加紧收拢京营,
把关键营头、要害城门,都换成绝对可信之人。
同时,以‘筹集军粮’为由,接收晚辈手中大部分存粮。
兵在手,粮在握,这才是真正能左右京城局势的底牌。”
“对东宫,表面上可以恭顺听命,但凡遇到调动京营、对外征战或内部清洗的旨意,
便以‘局势复杂,需稳妥行事’为由,层层拖延。
对藩王,则可暗中接触,表明同情,但要求其给出更实在的承诺、更切身的利益。
甚至可以点明京城粮草充足,固守待援并不难,逼迫他们付出更大代价。”
当下的处境是危机,但也是机遇。
“老伯爷最终该扶持哪一方,不在于谁许诺得更动听,而要看三件事:
其一,谁能保全老伯爷与伯府一脉?
其二,谁能兑现承诺?
其三,谁更顺应大势?”
事后清算的例子多的数不胜数。
既然做出选择,就得确切得到回报。
最重要地方实力派,更支持谁?
林向安顿了顿,郑重其事:
“眼下局势未明,信息不足。
但兵权与粮草在我等手中,
这恰恰是最宝贵的‘等待时间’。
只要我们撑得住,胜负终将自行分晓。”
说到这里,林向安突然醒悟,原来他这样的小人物,竟然也能参与皇位争夺战啊?
于是林向安低下声音,语气沉重:
“当然,此策险恶至极。
若双方皆觉伯爷首鼠两端,极可能先联手除去您这心头大患。
因此,对外必须展现出‘坚决维护京城稳定’的姿态,
让他们都以为您是为社稷尽忠,而非为伯府私利徘徊。
如此,方能在暗中握筹,表面守正。”
说完,他抬眼看向赵成梁,目光清亮而镇定。
如今他和宁远伯府绑在了一条船上。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条路,是他选择卖粮救济百姓时,便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