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www.geilizw.com

"也不知道,首辅那位得意门生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脸色会何等精彩。"

微微吐出一口气,人群中便有一名东林官员朝着站在人群中央,面无表情的次辅刘一璟微微躬身,故作淡然的声音中掺杂着一抹掩饰不住的嘲弄。

自从东阁大学士韩爌致仕之后,朝中的"阁臣"便只有首辅方从哲和次辅刘一璟二人,其余有资格入阁拜相的六部尚书无非吏部天官周嘉谟以及刑部尚书朱国祚,但从天子即位以来便不断提报壮年官员的举措来看,这两位早已上了年纪的老臣怕是入阁无望。

除此之外,由天子亲自提拔的兵部尚书王在晋,户部尚书毕自严,礼部尚书徐光启,工部尚书毕懋康等人则是"履历尚浅",勉强担任一部堂官已是极限,若是入阁拜相必然难以服众。

故此,朝中真正有资格染指这空缺出来阁臣位置的官员,除了他们一直在翰林院打磨的东林官员之外,便是现任"齐党党魁",官至太常寺少卿的亓诗教。

而这位亓大人除了是齐党党魁之外,还有另一层身份:当朝首辅方从哲的得意门生。

换句话说,首辅方从哲不仅是浙党党魁,齐党官员也对他唯命是从,在如今楚党官员青黄不接,东林官员"伤亡惨重"的情况下,首辅方从哲几乎是一家独大,在朝野间的名望比之他们东林党最为鼎盛时期还要煊赫。

树大招风的首辅,已然引起了天子的忌惮,否则常年在湖广任职,理所当然被归咎为"楚党"的湖广巡抚董汉儒断然不会被天子召回京师,更别提入阁拜相了。

"行了,都少说两句。"

眼见得身旁的同僚们愈发喜形于色,甚至还有人开始落井下石,次辅刘一璟便微微皱起了眉头,有些不满的训斥道。

君心难测。

即便天子将最后一个"阁臣"的位置留给了楚党出身的董汉儒,但也不意味着首辅方从哲便会就此失势,更不代表他们东林党便能起死回生。

与天子君臣共事三年有余,他深知紫禁城中那个看上去沉默寡言,似是刻薄冷血的天子实则"重情有义",只要首辅方从哲不头脑发昏的搞些争权夺势的戏码,天子轻易不会令其致仕。

退一万步讲,即便方从哲致仕,他们东林党也难以更进一步,不然作为"帝师"的孙承宗不早就入阁辅政了吗?何至于一直在那詹事府蹉跎?

"次辅教训的是.."

见刘一璟表情严肃,围绕在其身旁的东林官员们纷纷敛去了脸上的笑容,再不敢继续冷嘲热讽,唯有一直在闭目养神的督查院左都御史张问达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心道还是这不争不抢的刘一璟看的清楚,难怪能够一直担任次辅至今。

紫禁城中的天子下旨将湖广巡抚董汉儒召回京师,可不仅仅是为了"打压"首辅领衔的浙党,而是为了继续平衡朝中的局势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