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www.geilizw.com

“啪啪啪——”

就在张林内心惊涛骇浪之际,一个响亮的掌声突兀地响起。

是李国涛。

这位能源集团副总激动得满脸通红,大力拍着手:

“妙啊!郑书记这招绝了!三方共管,公开透明!这办法好!治标又治本!”

他的大嗓门如同投入水面的巨石,瞬间打破了沉寂。

紧接着,如同连锁反应一般。

“有道理!群众监督才是最长效的监督!”

钱研究员的声音。

“引入外部力量,倒逼政府和企业规范自身行为,这思路值得推广!”

省发改委某处长。

“公开透明,确实是化解信任危机的不二法门!”

叫好声从不同角落响起。

支持郑仪方案的声音迅速汇聚成一股不小的浪潮。

在党校这种高度强调“群众路线”和“权力公开”的环境中,郑仪这套“阳光化监督”的方案,几乎天然占据了道德高地。

因为它完美契合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诉求!

张林的脸色越发阴沉。

这些叫好声,如同无形的鞭子抽打在他的神经上。

“想法很好,但过于理想化!”

张林深吸一口气,脸上重新挂起沉稳的笑容,声音盖过了现场的议论。

他不能直接否定,必须用更“专业”的方式反击。

“郑书记的方案,理念非常先进。”

张林先肯定了一句,随即话锋陡转:

“但操作层面存在巨大困难。”

他竖起手指:

“第一,法律依据缺失。村民代表是否有权查阅企业核心财务账目?这在现行法律法规中找不到支撑!企业完全可以拒绝!强行要求,只会引发新的法律纠纷!”

“第二,代表性问题。村民代表如何产生?如何确保其公正性和专业性?如果被少数人操控,或本身就不具备甄别能力,监督反而会成为内耗和扯皮的源头!”

“第三,成本问题。全过程公开、定期会议、公示……这些都需要人力物力投入。一个项目尚可,若推广开来,对基层财政是巨大负担!”

张林的分析条理清晰,直指方案的操作困境,立刻让不少刚才叫好的人冷静下来,露出思索的神色。

会场再次陷入安静。

郑仪微笑着看着张林的反击,丝毫没有意外。

他等的就是这一刻。

“张市长指出的困难很现实。”

郑仪的声音依旧温和,仿佛在虚心求教:

“那么,在您看来,如何在现有框架下,既能加强监督刚性,又能避免法律障碍和成本压力呢?”

他轻轻一脚,把皮球又踢回给了张林。

你不是说我的方案不可行吗?那请你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

张林的瞳孔微微收缩。

郑仪这一手,更狠!

刚才他还可以用“操作困难”来搪塞,但现在郑仪直接把“方案设计”的任务甩给了他!

他如果拿不出一个既能满足监督刚性、又能在现有框架下运行、成本可控的方案,就等于承认了自己之前的方案存在重大缺陷!等于向刘建华和孙志远低头!

可他能拿出这样的方案吗?

不能!

在明州那种地方,监督的刚性从来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立场问题!是胆量问题!是背后力量的博弈!

张林的沉默只持续了不到两秒。

但他的内心,却仿佛经历了一场剧烈的风暴。

刘建华那咄咄逼人的眼神,孙志远那充满嘲弄的老脸,台下那些审视的目光……都化作沉重的压力,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就在这时。

“时间差不多了。”

班主任林教授的声音如同天籁,适时响起,打断了这令人窒息的僵持。

他看了一眼手表:

“今天的案例分析很深入,各组提出的方案各有侧重,也引发了非常激烈的思想碰撞。”

“这恰恰达到了我们模拟推演的目的,在思想交锋中深化认识,提升复杂局面下的研判和协调能力。”

林教授巧妙地回避了对任何方案的直接评价,将这场差点失控的争论重新拉回“教学目的”的轨道。

“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思考,也可以查阅更多类似案例。我们下次研讨,还会继续围绕‘监督与执行’这个核心问题深入探讨。”

“现在,散会!”

张林几不可闻地松了口气,紧握的拳头在身下悄然松开,掌心里全是冷汗。

林教授如同救火队长般宣布散会,这给了张林一个完美的台阶。

他立刻恢复了市领导应有的从容,率先站起身,微笑着向林教授点头示意,然后迈步向教室外走去,步伐稳健,没有丝毫慌乱。

但他的内心,早已惊涛骇浪。

郑仪……这个看似温和无害的年轻人,今天这一手“三方共管、阳光监督”,简直毒辣!

表面上是在调和矛盾、提供方案,实际上却是在逼他张林暴露底线!

逼他在党校这个平台上,在省里无数眼睛的注视下,表明他对“权力监督”和“资本约束”的真实态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个年轻人,绝不是什么初出茅庐的书生!

他是一条潜藏在水下的毒蛇,不出手则已,出手就是致命的杀招!

必须尽快摸清郑仪的底牌!

他背后站着谁?徐省长?还是……省里其他力量?

张林一边走,一边快速思考着对策。

强硬打压?

在党校这种地方,郑仪顶着支部书记和徐省长红人的双重光环,显然不行。

拉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